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学术活动“百年美术与设计进程中的庞薰琹”学术研讨会纪要

“百年美术与设计进程中的庞薰琹”学术研讨会纪要

2000-03-19 01:32:00来源:庞薰琹美术馆点击:4453
活动时间:2000-3
活动地点:“ 百年美术与设计进程中的庞薰琹” 学术研讨会纪要
 



刘巨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讨会主持人)
世纪之交,我院与清华大学合并,科学与艺术互补整合的国际性趋势,为高等教育特别是我院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的更新拓展交融综合提供了历史契机,值此,学院准备对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一辈艺术家、教授、学者遗留下的创造性的学术思想以及他们当时对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整体学术体系的建构和整个美术界作出的贡献作出不同形式的总结、纪念和研究。庞先生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一辈艺术家、教育家里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所以学院特别举办“ 百年美术与设计进程中的庞薰琹教授艺术作品展及学术研讨会” 。 
庞先生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开拓以及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建构都曾有过至今依然有着重要的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我们请各位专家、美术界的先辈和理论家及领导来,共同对这位对中国美术教育作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家的学术思想进行更加深入的研讨,并缅怀一代宗师庞薰琹先生献身艺术与设计教育的不断开拓的业绩;继承先生倡导艺术与现代人民生活、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和未来性思考。我们的祖国经历了无数深重灾难后还能够不断地向前迈进,就是因为中国有像庞先生这样一大批有尊严、有智慧、勇于奉献的老知识分子、才艺术家、科学家和哲学家,学习他们的献身精神、人格力量、人文情怀和创造性精神对于我们目前开创二十一世纪未来艺术教育和现代艺术,极有现实意义。 
   
杨波(原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
庞老首先提出要建立中国的工艺美术学院,在这个过程中,庞老功不可没。庞老学贯中西、博采众长,但是他要走自己的路,这点非常可贵,用现在的名词讲就是“ 创新” 。庞老一生经历坎坷,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忍辱负重,为我们民族艺术的复兴繁荣,为我们的工艺美术事业可以说是鞠躬尽瘁,作出重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学习和继承庞老的精神。庞老一生不求名不求利,我们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要有这种淡泊名利,为事业着想、为国家着想、为后人着想的精神,他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傅敏(庞薰琹生前好友、著名文艺家、翻译家傅雷之子)
非常高兴参加这个研讨会,这几天我跟我哥(指傅聪)通了电话,他在伦敦来不了,他非常高兴,让我一定感谢国内艺术界有识之士能这么样纪念庞伯伯。庞伯伯一生是探索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我觉得他跟我父亲(傅雷)有共同点,非常执著,在艺术上追求完美;我们知道艺术无止境,但去追求才能创造、才能开出灿烂的花朵。我搞中学英语教学35年,一直感到中学生的素质问题,工艺美院学生的素质怎么来,基础在中学,但我们历来不重视音乐、美术。我觉得一个人素质的形成不是靠数理化而要靠文科,我一直主张在中学要设“ 文化史” 这门课,包括美术、工艺美术。应该把庞伯伯研究工艺美术的精华编到教材中去,充实中学教材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人的素质。素质不是靠空口说,天天开会能解决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我觉得今天纪念庞伯伯,应该把庞伯伯这些东西深刻溶化到教育当中去。
 
常沙娜(全国人大常委、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十七年前,也就是1983年,我们曾在工艺美院庆祝了庞老执教52周年,同时在美术馆搞了个作品展览,那个时候庞老的情绪非常好,而且对工艺美院的前途满怀希望。他一生追求的就是创立这个工艺美院,而且在工艺美术教育方面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针,执照党的教育方针那就是实现贯彻工艺美术的教育、生产和科学三个环节,这正符合我们现在党提出的产、学、研方针,这是为了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的,解决人们衣、食、住、行的问题,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集一体的这样一个学科。今天我们在这里来纪念庞老是很有意义的,庞老是我们所尊敬的,因为工艺美院的创办就是他和在座的吴劳先生,还有张仃先生。庞老创办工艺美术学院的主导思想刚才回顾了一下,四十年代就提出来了,正好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发展情况提出来的。刚才两位老领导已经讲了,毛主席早就提出来要办自己的学院,而且周总理在1952年举办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展的时候非常明确地提出,我们要办工艺美术学院,要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结合生产,关心人民生活的需要,要学习先进技术。看来这一指导思想也完全符合现在的国情。去年十一月份我到常熟,拜观了庞老的美术馆,同时看到常熟最近几年相当重视文化设施,建立了一个常熟名人馆,其中有庞老的一席之地。专门介绍庞薰琹的生平和贡献,庞老的生平和贡献,庞老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首先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工艺美术学院。今天,我们在这个学校纪念庞老,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就应该有所反思、有所启示。目前,高校体制改革大方向是对的,要综合发展,学科要拓宽。我国马上要加入世贸组织了,进一步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加快纺织、服装、轻工业等传统出口商品的升级换代执在必行。我们学院的环艺、陶瓷、服装、染织、工业设计等都包括在这里,这是我们国家的国策,我们的产品能不能进入国际市场,能不能有竞争实力?没有高质量的产品设计,没有技术创新、没有设计创造是不行的。我们要有所全新、有所开拓、有所进取的话,首先要体现在艺术设计上。
 
杨力舟(中国美术馆馆长、一级美术师)
工艺美院非常辉煌的成就和庞先生卓越的贡献联系起来,更增加了我对庞先生的认识和了解。1983年,庞薰琹执教52周年,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工艺美院联合为庞先生举办个展,也就是解放后的第一次个展。在这个展览会上庞先生的23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其中油画10件,水彩画6件,国画7件。今天来这儿展览,我们特意批款把它们重新包装了一下,我们觉得这些作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中重要的美术作品,堪称国家艺术宝库中难得的财富,美术馆感到荣耀,整个美术界也感到荣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纷纷奔向法国学习绘画、雕刻,引进西方文化。庞先生在西方接触到的现代派比较多一些,受到毕加索、马蒂斯这些大师的影响。回国以后,就实践他所的东西,他用有别于古典艺术的手法关注我们中国社会,表现中国人的情感。他在画布上讲究设计与构成,强调装饰性,强调人物的大特写,但是他还保持着中国老百姓容易接受的具象写实的审美情趣,创伤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油画作品。庞先生对运用和引起西方现代艺术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与尝试,他是创造不是模仿,也不是照搬洋人,以高层次、新形式丰富了中国早期油画的面貌。在还不够发达油画领域里,庞先生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借鉴与吸收,在我们八十年代以后,才开始的艺术领域里面广泛学习西方现代艺术之风的兴起,庞先生是一个先行者,而且做出了很突出的成就。庞先生的艺术实践成果在黑暗的旧社会,也就是三十年代,让中国人对油画艺术多了一份眼力,多了一种样式,多了一块审美的境地,多了一个思路,这种新文化的开拓精神,对今天的艺术学子仍然有可贵的启迪作用。庞先生的教学思想,可以说是先进的教学思想,之所以用“ 先进” 二字,就是因为他超前。无论他用什么样的媒材,什么样的变化,比如说用纸还是画布,庞先生都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来显示多样化的审美。庞先生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坚持着艺术上的探索、探索、再探索。庞先生用他的艺术形式表现揭示四十年代旧中国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其独树一帜的艺术美和人性美,足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庞薰琹先生真诚的爱国之心。庞先生的这种爱国之情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庞先生是融合中西,独创新意这样一类艺术家,但他又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在工笔画方面的造诣可以做为我们学习的非常精湛的范本。庞先生26岁时组织“ 决澜社” ,尽管这个社团的历史比较短暂,看到她的宣言之后,我觉得庞先生和当时的其他一些青年艺术学子确实充满高度的爱国热情,面对三十年代沉寂、庸俗、守旧的上海,为了中国艺术的开创和进步而发出了掁人觉醒的呐喊,他们提出的创新的精神在当时难得、今天也有极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员)
庞先生有几个地方值得学习和继续研究,第一是像庞先生这样一个留学党外学习西方艺术的艺术家,他的民族意识非常强烈;第二是他的开放意识。在百年过程中,当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与西方发生碰撞时,我们走向了两个极端:一部分人光有民族传统艺术而没有开放意识;另一部分人有开放意识又忘记了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意识。庞先生是两者兼有,他有现代创造意识,还有民族忧患意识,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从巴黎他开始了中西艺术之结合;回到祖国后,又认真研究民族艺术。他是中国现代美术的杰出开拓者和探路人之一,同时自己又非常明确表示:我成不了大艺术家,也要为后来人铺路,这个思想非常明确。他说必要时,我把自己的身躯去堵塞那些沟渠,让后来的人踏着我们的身体迅速向前奔去。这是非常清晰、明确的开拓者、探路人、铺路者的心态。庞先生用自己的生命、身体、艺术实践,他的血泪史,用一个现代知识分子非常波折的心路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庞先生是当代非常有功绩的画家、工艺美术家、工艺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史论的奠基者,他的贡献非常全面,他也是工艺美院的奠基人。第一点,他对传统的态度,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态度,很值得我们重视。庞先生在国外接受的不是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教育,庞先生在巴黎学的还是比较古典的艺术,但他关心现代艺术,他站在比较开阔的立场上来接受吸收这些东西。庞先生早期画了一些立体主义的画,但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强的古典精神,他对西方的理解比较全面。他有样一句话:尽量吸收西方现代的好东西,但不是仅仅去模仿。庞先生一生贯彻了这个思想。他后来把目光转向民间美术、工艺美术方面。我觉得在工艺美术史论方面,庞薰琹是个奠基者,甚至某些方面,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人超过。他做了许多最具体、最实在的工作。这个奠基工作说明他对中国传统艺术一往情深。一直要从传统艺术中吸收好东西,把它变成现代艺术。第二点,庞先生的敬业精神,顽强精神,对事业的执着精神也是现代艺术家中少见的。他经历坎坷,道路曲折,但直到晚年一直都要走自己的一条路。这种“ 气” 就是要把我们的民族艺术,把我们的工艺美术,把我们的文化艺术搞上去。第三点,为什么庞薰琹的作品到现在仍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这些作品和我们当代的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我觉得最重要的不同就是他的精神内容,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无论绘画、设计都有一种人文主义精神。这些人文精神从这代人的人格力量里挤出来的,他们对现实、民族、国家的一种强烈感情,还有他们有丰富的人文主义教养。
 
李松涛(炎黄艺术馆副馆长)
庞先生在中国美术上的发展,有三方面比较突出:一个就是在中国现代艺术里,是个拓荒者;第二个就是他在工艺美术方面的贡献,创作实践、教学实践,包括建立工艺美院、全国第一次工艺美术展览;第三点,他的家族在我们当代中国美术上都是有影响的。另外我觉得庞先生有几个很特殊的地方,第一、他在和倪贻德创建决澜社的同时,也关注工艺美术的创作。庞先生非常关注民族的命运;他的艺术道路和民族命运紧紧的连在一起;另外一方面,他非常关注社会生活,庞先生随笔中特别讲到:画家应该站在社会上观察社会,站在人生中观察人生。他在整个中国社会文化大背景下思考他的艺术道路。他研究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影响很深远。庞先生画的图案,非常了不起,他的民族传统纹样,不管是商周青铜器,还是战国、汉代的漆器纹饰,都能画成自己的东西,非常现代地把传统的精华的东西保留下来。这一点很不容易,他的这种思路和创作经验很值得研究。
 
龚产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庞先生是一个中西型学者,同时又是一个教育家,也是一个美术方面的社会活动家。他在中国装饰艺术研究中讲到:中国艺术不仅有很鲜明的特色,同时很早的就与外来艺术相融,特别是汉代以后的装饰艺术,都融合了其他国家的东西。庞薰琹对于装饰画研究,工艺美术、油画、水彩、白描、敦煌研究,融汇中西而且非常重视自己民族文化。他在法国时正是印象主义已经有成就的时期,庞先生都能将这些东西溶到自己的手里面、心里面,学了外国的东西,他能溶解为中国的东西。没有民族精神不可能成为庞老这样的大画家。
 
李树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庞先生的一生归纳起来有两点我最感动,一个是他的一生是探索的一生,他为了事业奉献的那种鞠躬尽瘁的精神。他非常关心社会,关心人民的生活,庞先生后来为什么热心于设计艺术,我认为还是从人们需要出发的。庞先生是中国现代艺术家中极有才华的一个大家,他年轻时到国外留学,回来后热心提倡现代艺术,因为现代社会要求艺术从古典到现代,但现代并不先于西方,在这点上,庞先生很明确。庞薰琹说“ 把我做为现代派的靶子来批判,实际是很不理解我,我也穿过西服,但脱了西装后我照样长袍马褂。” 这次画展比以前的更全面,能看到庞先生从30年代到80年代追求的整个变化过程。抗战以后,他也拿起画笔来反对日本法西斯,这些画虽然没有发表,但对搞历史的人来讲很有意义,使得我们知道庞先生积极参加当时的救亡运动。他到贵州苗族地区去画图案,画苗族妇女,搜集当时少数民族的图案纹样。抗战时,艺术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接近了群众,离开城市、到了农村、接触普通的劳动者,而且还看到少数民族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审美习惯、审美乐趣。他从中吸取营养来丰富自己的艺术,这又是一个他的探索时期。
 
水天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庞先生在艺术方面的贡献有几点:第一、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倡导这点是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不能说他是一个拓荒者,因为他之前已有很多艺术家从事现代艺术倡导、教学、创作等活动。不过有一点别人不能代替,即他与倪贻德创建的“ 决澜社” ,第一次在中国展示了现代艺术社团的活动方式,这是其他包括搞现代艺术比他早的那些艺术家所不可替代的。完整展示了一个现代艺术社团是怎么存在?怎么活动?艺术社团的意义?艺术社团是怎么回事?决澜社是一个纯粹的现代艺术社团,在展示现代艺术社团活动方式这点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点、庞先生一大贡献是,以现代艺术的视角、以现代艺术的手段方法从事传统艺术的整理和发掘,这点其他人也不可替代。抗日战争开始后,当时中央研究院委托他去从事发掘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农村的不为人所知的东西。在这方面他做了现代科学的一种田野工作,真正地深入苗寨、农家去做田野考察,不是找二手材料、间接材料,而是找第一手材料。又由于他本人具有现代艺术眼光,所以他的清理发掘,能够被现代社会、现代文化、现代工商业所接受、所利用。第三点,他多次发起、倡议建立中国自己的现代工艺美术教育。从他给陶行知的建议开始,到后来给党中央的建议。实际创建这种为工商业服务的艺术,从清朝末年就已开始成为好多文人的理想,只有到了庞薰琹这代人,才能把近百年来中国的有识之士的这种愿望付诸实现。我认为这也是一个不可磨灭的功劳。还有一点值得研究,由于庞薰琹先生,还有张仃、吴冠中、吴劳等一批人进入中央工艺美院,所以赋予工艺美院一种人文色彩,即把他们所追求的人文理想、艺术理想与现代设计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这点是工艺美院需要继承、发扬和研究的。在中国、外国,有好多类似的这种设计教育学校,但中央工艺美院是比较突出的,她不是纯粹的工业设计,反过来说也不是纯粹的艺术学院;在设计艺术中,她溶入了人文理想,或者说是一种艺术精神,我觉得这是中央工艺美院和现在的清华美院珍贵的遗产。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个艺术教育家,庞薰琹经常有种急切的追赶历史前进的感情流露,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体会和研究的。会使他的艺术形象、个人的性格显得更为丰满和充实。他总是希望:我的艺术和我从事的学术研究能赶上时代潮流进展。这是他的一大特点。
 
朗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第一点,庞先生是一个典型的20世纪知识分子。现在人们讲有两种知识分子:一种是专业型知识分子,另外一种是普遍型知识分子。所谓专业型知识分子就是固守他的某一种专业,是一个专家,但却缺少人类社会良心、对人类命运的普遍关怀。庞先生具有某种专业知识,但同时也具有一种非常广泛的人文关怀。他关心的不仅是技术与技术的应用,而且关心技术背后的国家、民族、社会以及人类生存和价值的问题。具体来说,解放前他是一个自由知识分子,他没有机会施展才能。解放后,他作为杭州艺专教务主任兼绘画系主任,进入到社会主流、艺术形态主流、权力中心。所以从解放初到1957年这段,庞先生觉得自己可以报国,可以把自己的知识、学问、理想得以实现,这进他的心情非常好,意气风发,他关心更多的是国家、集体和事业。1957年被打成右派后,他一下跌入到被否定、被打击、被抛弃的境地,所以这种痛苦就要比别人更深。另外他天生个性倔强,极有自尊,很孤傲,能够独立思考,或者说是具有一种批判性。其实一个社会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知识分子。他渴望得到用他的文化、用他的知识为社会、为民族做贡献的机会,他不是隐士,他不可能隐、他不想隐、他也失去了“ 隐” 的条件,所以说他的悲剧是社会性悲剧,也是艺术界的悲剧。但是有一点,无论顺境逆境,他始终是不屈、向上的,追求真的,具有责任感的,而这点是20世纪知识分子最可贵的。
第二点,庞薰琹对中国工艺美术教育以及装饰绘画的开拓。他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建院到整个教学的主要设计者。在拓荒性贡献中,和陈之佛、沈福文、张光宇等都具有一种“ 大家” 的性质。他既是实践的,又是理论的,又是教育的。他从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采风、搜集、研究开始,到他自己设计图案、设计器物、进行书装、搞室内或商业设计,一直到他写《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对中国装饰画从理论上、历史上试图进行总结。所有这些,我认为都带有一种拓荒性。他的工艺美术理论和实践还是有限的,因为他不可能在一个缺少经济技术支持的环境下大规模、从根本上对中国设计有一个推动。但他确实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遗产。
第三点,庞先生是有很高天赋的出色画家。他的天才,第一是对形与色的敏锐感受力。第二他有非常好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与他喜欢音乐可能也有关系。第三他有综合吸纳中西各种艺术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所有画家都具有的。第四点他的天赋表现在,他能把自己的个性、心情和时代气息画到作品中,画成一种形式,一种风格,这也是需要天赋的。我说他有天赋不是说否定他的功力,但总的来说他并非功力派画家,而是一个比较有天赋的画家。20世纪里,像他这样有天赋的人比较少,他的画不仅好看,而且耐看;有的人的画好看,吸引人,但不耐看。他的绘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由的现代风格阶段。主要是1930-1936年。他把立体派的、装饰的、构成的、象征的,甚至某些古典的都能自由地容纳进来,而且运用比较自如。第二个,就是民族风格探索阶段。从他到贵州以后,贵族山民图、白描、水彩画、重彩画,有更多的民族性、装饰性、传统特点,但仍不失去他的个人气质。最后一个,就是解放后断断续续画的这些画,可以说是一个综合创造阶段。以油画为主,包括风景、花卉,特别是静物。
第四点,他还是在两条战线上,力图将两种文化和人格精神熔铸到一起的艺术家。一方面,从人格上讲,从他对艺术的态度上讲,他向往自由,追求自由,是一个艺术赤子;他反对死的规范,他是个性的、自我的、表现的,是多情的、感性的、梦想的,有更多人文理想的。另外一方面,画开装饰画以后,他又讲究规律、讲究法则、讲究共性、强调形式的共同性,侧重理性,贴近实用、贴近生活。这二者,一个接近感性,一个接近理性,交织在他的精神和艺术创造中是矛盾的,有时他又可将他们统一,这一点体现了庞先生高超的能力,但也确实把他置于两难境地。我认为我们研究他的成就,他的不足时不能忽视这点。与此相关,他也力图把对东方古典传统的感情,把装饰的、民间的、那种和谐的形式以及古典哲学为背景的艺术,更多的是传承、而不是变化的艺术;与西方强调内心、强调个性、强调表现,以大工业为背景,以新的哲学和艺术的结合为背景的艺术,这二者结合在一起,这也使他陷入困境,有时不能更深入、更彻底。庞薰琹留给我们的遗产,除了绘画、工艺、设计、著作之外,还有几点:第一,如何坚持知识分子的批判性独立性和人文追求,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下处理个人与政治、经济、技术的关系,在主流与非主流、中心与边缘的矛盾之中,怎么坚持自己的理想,我觉得庞薰琹先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也给我们提供了教训。有些是他不能够选择的,有些是他可以选择的,这方面还有待我们去研究。第二点,在设计中如何保持它的人文内容和价值。我觉得这是设计,西方设计和中国设计一个根本的问题。过去设计的口号叫美化生活,现在叫设计生活,怎么通过设计来保证对人的生存、生命状态更本质的一种关怀?在这点上,庞薰琹虽然不是都很自觉,但是他确实有这个追求,这个遗产是非常宝贵的。他参与创建的工艺美院,如何坚持这样的一个传统,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陶咏白(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对庞薰琹的研究远远不够,我认为推动中国现代艺术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主要是三个人,一个是徐悲鸿,一个是林风眠,第三个就是庞薰琹。徐悲鸿的研究、威望和肯定等等都是已经相当多了;对林风眠,在90年代以来也不断开了一些研讨会,比较引起各方的重视,也有一定的水平;唯独庞先生默默无闻,虽然在常熟搞了一个美术馆,也开了个会,但我觉得在研究上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学术成果。今天这个展览的确让我很震动,这次比较全面,使我了解了庞先生的全貌。这次也看到了许多我过去不知道的,水彩画、宣传画--1938年抗日时期那张,这些我以前没有看到。今天这个研讨会规模比较大,而且阵容也比较强,但会前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应该交上各人的论文,应该形成一个国际性的会议。应该好好地开个会研究庞薰琹,而且对他做一个历史的正确的评价。庞薰琹是30年代现代艺术的泰斗,没有人像庞薰琹那样把现代艺术做得那么清晰,那么精彩。他自己有思考,他一方面重点在野兽派、把野兽派跟中国线条揉在一起画出很多精彩的画;同时他又选择立体派,许多作品都是构成的,但并不是洋的,一看就是中国的,而且完全有时代感情、时代特色,都有一种非常强的人文精神。他借西方构成手法来表现中国的时代精神,他像毕加索似的不断追求。庞薰琹和决澜社的研究也不是很够,决澜社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先声,如果没有决澜社也谈不上二三十年代有什么现代运动的问题。庞薰琹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从象牙塔里、从个人的纯艺术观念转向大众,使艺术走向千家万户,改变时代审美情趣这样的事业中去。这是他与一般艺术家不同的伟大之处。
 
何燕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发言以前,我代刘守强同志(中央工艺美院建院时庞薰琹的秘书)念一份书面发言(注:见另文)。我是庞先生生前工作时的一个助手,因为朝夕相处,所以我对庞先生的为人,他的办学思想有比较深刻体会,另外有22年共同恶运,我一直在想,纪念庞先生,研究庞先生,学习庞先生,不可能不走近历史,也不可能不面对现实,我这几天就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来回的走。我想讲这样几件事情。庞先生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息,留下一句话:学校要赶快把实验室办起来。这以后就没有再说话了。在他临终的时候,没有想到自己的身后,没有想到家人和自己,想到的是这个学校。像这样一个老先生,为学校含辛茹苦,忍辱负重无怨无悔。我就想,庞先生要求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我们做了吗?我们做了多少呢?在落实政策的大会上,庞先生念到他的一首诗的时候,我无法控制我的眼泪,然后让我讲话,我讲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体会到一个人能够工作,要求工作而剥夺他工作权力的痛苦。我说我一旦恢复工作,我将全身心的拥抱工作。我们今天纪念和研究庞先生,我切身体会是庞先生的遗愿我们能不能继承下来,在今后的生命里,我能不能让庞先生在九泉之下得到一点安慰。1943年庞先生37岁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叫《自剖》,这是他写的最好的一篇,真是解剖自己,毫无保留。当我读这篇文章时,我就想到要自省。在文中诞生讲:“ 我没有说过,我没有想过,我没有梦过,我是一个艺术家,当别人这么称呼我的时候,我就感到有些不自然。” 庞先生一辈子视名利如粪土,一生为了艺术事业,为了我们工艺美院的建设。在他身边工作,我觉得既是一个助手,他也把我当成儿女一样,有种父爱。如果今天生活中,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这样平等的,长辈对晚辈爱护的这种关系,那多好。庞先生讲,要把自己的身躯埋进沟去,让人们踩过去。同时他也讲:把自己比作一个沙石,也许被洪水冲过,埋没,可是还可以拿起来铺路,让人们走过。
 
孙长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原常委书记、教授)
我想重点谈庞老的艺德。第一,20年代留法时,他看到工艺美术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庞老说搞学校誻要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要求是高标准的,既能设计又能制作,既懂艺术又懂科学,还要懂得经营管理。他的这些思想与我们现在讲的形象设计、功能设计、经销设计等是相同的。庞老矢志不渝的追求是一种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是这个树立了庞老的崇高形象。对庞老的尊重,是从的尊重。第二个,他坚定鲜明的艺术教育思想。他强调吸收中外的优秀艺术传统,发展创造时代艺术风貌,要兼洋并中,融古到今,重传统而又不为传统所左右。他说传统不是枷锁,要给传统艺术赋予现代意识,即再创造。他备加赞赏民间艺术,他说生活在基层的人酷爱生活,因此他们的作品中蕴藏着活跃的生命。也由于这些人掌握了生产工具、材料的特性,所以能充分发挥创造性。他们朴素的感情渗透于作品,体现了健康愉悦的民族特色。第三,他待人以诚的优良品质。由于他一身正气,真正帮助人,所以能够取得人们的尊重爱戴。我和庞老相处一段时间里,可以说讲得都是掏心话,没有假话,我从没有听过他对别人,甚至于伤害过他的人的怨恨,相反他对正气凛然的人非常怀念、推崇,对坏人疾恶如仇。关于山东建立工艺美院,我来请教他很多事,因此山东工艺美院的建立也有他的功劳。
 
袁运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庞先生倡导的工艺美术教育的理想的整个实现过程,确实是千辛万苦、极不容易。应当说庞先生在绘画、工艺美术两个领域中都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大师。这不是随便称呼的,是靠他艺术创作的实践来说话的。他对整个艺术教育有一套完整的想法,当时他常引导同学认识关于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些思想,这时候,对民族艺术的强调、对中国民间艺术的挖掘确实成了一个主题,1953年劳动人民文化宫的首届“ 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会” 是一次巨大的盛会,这是庞老一手负责操办的。解放初期收集的少数民族地区一些民间艺术作品,都是极珍贵的。今天我们有这么一个纪念的展览,是了不起的事。庞先生的设计作品有一些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他的招贴画水平很高,在国内可以说是精典之作。他一辈子在艺术上从事多方面的严格实践,所以在他的设计作品里才有这么高的水平。庞老谈理性认识,感性感悟是艺术家非常本质的东西,这两个东西一定要很好结合。看庞先生的画,我觉得是理性与感性结合得最好的表现。他的用笔很特殊,他的油画与任何人的都不一样,所以理性与感性这种认识在庞先生确实非常清楚,有种很强的感悟。他常强调:“ 没有没有装饰的写实,没有没有写实的装饰” ,在写实与装饰之间并无一条分得非常清楚的界线,这点在庞先生艺术思想中是个极重要的观点。
 
张一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以庞先生为代表的工艺美院前辈和整个学校,这几十年来为中国的现代工艺美术高等教育做出了重大的、独一无二的贡献。对中国现代艺术和学术的发展,中央工艺美院几十年来始终高举形式美的旗帜,这点正是其他学校不能相比的。中央工艺美院在自己的教学中、学术思想当中有着丰富的形式美的内容,这是功不可没的。有幸作为庞先生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形式美和认识形式美的作用就是在听庞先生的课上。我是学纯绘画的,造型基础还不错,但不懂任何形式,没什么修养。庞先生看了我的构图,拿出火柴杆,一个火柴杆代表一个人的中轴线,给我摆了摆。我一看非常兴奋,感到人的力度、动势都出来了,恍然大悟。过去只知道画得像、画得好,但是不知道在构图上、造型和创意上有许多形式美的法则。他用日常生活语言,速度、安全、卫生来讲现代工艺美术的规律,对我启发很大。庞先生是我对形式美认识的启蒙老师、恩师。参加山东文联会议,美协的负责人征求我的意见,说某个单位征求20世纪中国可以称得上大师的美术家的名单,里面没有一个是从事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的。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也接受了,现在有很多青年人不知道庞先生,不知道张光宇,我们有责任宣传他们。同时我深刻感到不仅应该宣传总结他们的学术成就和他们的功绩,还应在现阶段大力宣扬他们的师德,他们高尚的思想品德,这点非常重要。
 
袁韵宜(庞薰琹夫人)
庞先生值不值得纪念,我反复思索,我觉得庞先生值得纪念。庞先生在人缘、道德、品德各方面都是很不容易,很不一般的。我举两个小例子,我跟他生活22年,他没用过国家一张纸。《中国历史装饰画研究》是开拓性的,庞先生给我讲他一生的艺术观点都在这本书上。可是在出版时,他把好多图录拿下来了,我说你是不是傻,他说这样学生买 可以便宜些。他拿着手电筒夜里到教室看学生的展览,他都掉眼泪的。在他辞世前,常沙娜同志到医院去,他已经昏迷了,我把他喊醒,但他只是说:快办校办工厂,这个学校大有希望。当夜3点半他去世了。我举这几个例子说明庞先生值得纪念,我十分感谢现任的学校领导,能像这样纪念庞先生,感谢在座的专家学者和同志们,感谢参加这个工作的辛劳的学生、老师,作为家属我感谢大家。我特别想给庞先生出本文集,去年夏天我熬着酷暑给他整理了30万字的日记,但现在没地方出版,也没有这个钱。我就是想给庞先生办点事,我觉得他是个悲剧人物,他的去世是国家的损失,学校的损失,我们家庭的损失,也是他个人的损失。我呼吁在座地专家同志们协助我能出这本文集。
 
刘巨德
庞先生是为我们中国整个艺术教育事业献身的艺术家,他有一种用艺术教育强国的梦想,这个梦想从他留学法国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萌生。他看到西方的强势文化,以及人民生活的文明,对比当时中国的落后,他心里升起一种用艺术兴国的使命感,并且这种使命感一直贯穿到他最后临终,这是最感人的。没有庞先生,没有老一辈的艺术家,没有老一辈院长,就没有今天的美术学院,而庞薰琹先生又是老一辈艺术家最典型的、最有代表的、最深受苦难而又最有贡献的先辈。他为筹建这所学校含辛茹苦,他为什么能够忍辱负重,为什么能在22年前的被管制而没有任何人身自由的这种苦难的深渊里,还埋头于教育研究、献身于艺术,是什么力量使他能够承受这么大的苦难,这么大的冤枉,边苍天都会流泪的冤苦,可是他却能够承受,我觉得就因为当年艺术强国的使命感在他心里永远是不灭的,为了民族,为了人民,他心里没有任何抱怨,这包括他临终的时候还想着学校。我们的祖国经历过那么多深重的灾难,所以能够坚强的向前迈进,就是因为我们祖国的土地上养育了一批像庞先生那样有尊严、有智慧、勇于献身的老一辈艺术家、知识分子和优秀的儿女。他们这种精神是我们事业能够向前发展的动力。因为他有一个强国的梦,庞先生作为一个未来型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教育设想是超前的,他关心的是我们民族的命运,所以他把艺术、个人、国家完全融为一体,把科学、技术、艺术、中西文化融为一体,报特别强调艺术最终要善化人性,要提高我们整个人类的人性的、生命的价值。庞先生经常提到自我表现的问题,他说艺术的自我表现一定要在大我、人民性的立场上,以人类的共性来立足发展每一个艺术的个性。我们知道在艺术的创作上有三个层次,一个是技术的,一个是智慧的,一个是心灵的,而庞先生特别注重心灵的这个层面。心灵的层面是最内的一层,技术是外边的一层,智慧是中介的一层,保持设计的人性真善美的价值而不流于技术、操作和商业价值,这也是艺术教育上特别要思考的问题。艺术教育终极目标是善化人性,艺术设计如果没有科学和纯艺术两只翅膀,设计艺术一定会萎缩,甚至很难超越商业浪潮而走向人性的关怀。伟大的设计艺术家,他能够博学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文化,他的设计只是文化海洋的一滴水;他用心灵的美、爱、善来体察人们的需要,他有预测人们未来需求的能力。所以庞先生集纯艺术和设计艺术于一身,建立了一个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
最后,我念一下丁绍光(中央工艺美院毕业生,著名旅美画家)发来的电传,他说:
“ 一条从西往东先碰撞、后交融、继而汇成洪流,气势磅礴,浩浩荡荡,万里奔腾!一种世界性的新文化在20世纪已经出现。集中了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哲学与美学,创造了一种既源于东方,又源于西方;既有古典精髓,又有现代精神;既有具象的美,又有抽象的美的全新的艺术天地。 这种世界性的新文化,绝对不排除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特性,绝对不排除艺术家的个性与创造性。艺术的民族性与个性,正如一棵大树的种子、土壤和根。而世界文化的广泛学习与吸收,亦如阳光与水份,会使这棵大树更快、更茁壮地成长,枝叶缤纷,硕果累累,蔚为大观。借此纪念庞老的活动,说了上述几句话。既作为对恩师的纪念,也以此与各位同窗共勉。我相信21世纪将是人类大展宏图的伟大时代,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心灵的交融与和谐,人类与地球万物的均衡与和谐、地球与宇宙的均衡与和谐,将会给人类带来一个更加理想的新世纪。”
    


   (夏风、田晖根据会议发言录音整理,本刊发表时作了删节,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