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学术活动讲座:“与绘画神童对话”庞均在常熟理工学院讲座

讲座:“与绘画神童对话”庞均在常熟理工学院讲座

2007-12-12 01:49:00来源:庞薰琹美术馆点击:3853
活动时间:2007-12-12
活动地点:常熟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2007年12月12日下午,由常熟美术馆推荐,庞薰琹美术馆名誉馆长、常熟美术馆艺术顾问、台湾艺术大学教授庞均先生走进常熟理工学院与艺术系学生进行了面对面授课活动。
 
季家龙(常熟理工学院艺术系主任)
各位同学、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庞均先生-庞均教授来跟我们上课。
刚才庞先生接受了我们院长的聘书,他现在是我们学院的教授。其实他以前就是,当时还是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的时候就是。现在是常熟理工学院,随着学校的升级,庞老对我们系的发展非常关心,每次来到常熟,他总要来我们学校,特别要跟同学见见面,希望听到同学有什么想法什么要求。他希望跟同学们沟通。
[多媒体课件演示]
庞均先生是我们常熟人,后面多媒体课件显示的是我们庞老的一些背景资料。
庞老1936年出生,我们看到这一个题目“ 与绘画神童对话” ,这个提法是美术界对庞老的一个尊称。为什么叫神童呢?他11岁已经作画,并且跟他姐姐庞涛一起在上海学习。从小就进行美术训练,受到庞薰琹先生和丘堤女士— — 他的父母的熏陶。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庞均的父亲庞薰琹先生是创办我们系的创始人,在他的创导下,我们系才慢慢发展到今天。在不平凡的历程中间,我们采访到庞均先生60多年的艺术人生,他有许多感悟,待会儿同学们可以跟庞老进行沟通。正因为庞薰琹先生是庞均教授的父亲,这个事情在1978年的时候,我们系招了第一批美术学员,一路发展起来,后来,在上世纪90年代跟苏州师范合并为苏州地区师范,从那个时候开始向全省招生,一直发展到今天。到明年,是我们建系30周年。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系的建立跟庞薰琹老先生的指点和创导是分不开的。
请看多媒体课件显示,这里有一段简单的文字,介绍了庞均先生的艺术特点,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庞先生创造了他别具一格的艺术的风格。他征集了中国文化传统中间的精粹的部分,但是他用的技巧,还有一些材料是西方的,学术界认为他是最好地运用东方文化和西方技艺的典范,而且是一位结合得非常好的画家。
下面可以看庞老的一些作品。这些是2006年和以前的画的作品,有一些在常熟展出过,这是前几年庞家的几位画家一起过来时所画。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画面的效果和一般传统意义上的油画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近期,庞老在常熟呆了一个多月,画了40多幅画,同学们想想,一个月30天,要平均一天画一张多一点,72岁的老人有这样非常勤奋的创作态度,我想,这种态度是我们各位同学应该要向庞教授好好地学习的。在写生的时候,他两条腿都肿了,常熟美术馆的馆长吴文雄先生非常关心,要他坐一会儿,可庞老还是坚持、还是要站着画,一站就是4、5个小时,直到画完为止。作为学生要好好向庞老-庞教授学习。
下面是庞老在常熟创作的最新的作品,非常漂亮。整个色彩到构图已经到了非常娴熟的地步。这是我向各位同学简单介绍的庞老的一些背景。下面请庞教授跟我们同学们讲几句,然后由同学提问,庞教授解答。
 
庞均(庞薰琹美术馆名誉馆长、常熟美术馆艺术顾问、常熟理工学院特聘教授):
在座的老师、各位同学:
我很荣幸地在这里来跟大家见面,因为一个时间上的问题,我想一下子好像千言万语也说不清。我看到坐在这里的学生这么年青,想到我曾经在杭州美术学院,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的那个年代。
在绘画创作专业技术上来说,我们需要有很多的问题来探讨。但是当我们进入到一个专业领域的时候,因为我现在还不太清楚每一个人的状况是个什么样子。但是我相信应该是、起码有一点是:大家都喜欢艺术、爱好艺术,或者说从小就喜欢美术而走到一起,这点我想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即使我们进入到一个专业科班的训练以后,在未来的年代里也不一定人人能够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我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因为艺术之路是非常难走的,我想要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起码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你自身要有这方面的天份才有存在的可能;另外一个条件,是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努力!“ 努力” 这个问题是我们办教育的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
刚才我讲过,我也是从你们这个年龄一直活到现在,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代比一代聪明,但是一代比一代“ 不努力” ,话好像很难听、很绝对,尤其对于当代而言。
因为,这是一个电脑的时代,这东西又好又不好,我在台湾教学时间其实不是很长,到今年2月份刚退休,教了整整20年。在这20年中,我过手的学生大概有6000多人。但是,在我心目当中可以认同成为艺术家的还不到5个,而且我还不能肯定是不是保险。我在台艺大教书的时候,也是在视觉上做起,虽然自己是一个油画家,教的是素描和油画。但是我所生活的学校环境是喧嚣的大城市。台艺大的学生,他们都很聪明,资质也很发达,但是动手却很少,基本上是靠电脑生活的,很少或者很少坚持写生、打基础。电脑这个东西在当前来说也许它很方便,你只要学会它的基本技术,就可以畅通信息。但如果你要做2d做3d,那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学校里学了几遍之后,在电脑上不一定能够做好3d的动作。但是即使是这样,大家都要等到到毕业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我的基础太差了” ,自己在网络上电脑里用东拼西凑来完成的作业,自己也感觉到别扭。毕业了,你要叫他自己去创造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因为基础太差了,网络上电脑里不能带给你基础的东西。所以这是需要我们警惕的。我想这个问题对于大陆来说,也可能会比较好一点,因为大陆的学风还是比较重视基础的,关键是你自己“ 要不要” 。
我现在不知道你们的学业程度是怎么样的,但是无论如何,用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过去,在没有电脑的年代,我知道在中央工艺美术学校的学生,是用手绘的方式来搜集材料的,所以每一个学生在他毕业的时候,有好几大撂资料,什么石雕青铜器的图案、什么秦皇汉武的饰品、什么唐宋元明清的纹样,什么少数民族服饰的花边……学生平时见到什么好的设计、好的式样都会用铅笔把它临摹下来,所以在他设计的时候就会有丰富的材料。
当然,现在方便的多,通过网络电脑一查就可以完成了,但是它带来一个负面的问题,就是说大家动手的东西太少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动过手的东西、临摹过东西、描绘过的东西,正如小时候学游泳、学自行车,即使你好几年不游泳不骑车,你也不会忘了的。如果你将来要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或者你想未来要成为一个很出色的艺术大师、设计大师,这些基础的东西千万不要放过,基础的东西它会让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另外就是修养上的问题,可能这个修养上的问题要靠自己来解决,俗话说的好,“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我们的艺术之路走到一定的时候,最后是要创造的,不是走前面的老路,而是要自己去创造新的东西。创造的本钱在哪里?一是基础要扎实,二是要用相当高的修养,然后你才会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来。以我自己讲,我虽然在教学,但在这近10年来,我所画的对开纸的素描恐怕已经超过了3000张、油画到现在为止(当然有一些我已经毁掉了,或者是过去的质量不满意)无论怎么说也要5300张以上。即使你们做基础训练的目的不是为了做画家,而是将来去做设计家,但还是都要通过动手的方式,去深化自己的基础。因此,我们现在就要花很大的力气,要花很多时间,要努力去多做一些练习,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大家不要以为我在说教,我说的是我60年画画的体会。在今天,时间不允许我,也太可能去讲绘画技术性的问题,我相信以后我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跟你们做进一步的探讨。
所有在世界上成功的艺术大师,他们都是留下数量相当大的作品的,如毕加索,他一生的作品可以放下三栋房子。我到法国去的时候,正是凡高的晚年,他身体非常不好,在沃渥尔70天,他画了70幅油画,今天看来全部都是名作。他是个搞艺术的流浪汉,没有想到今天他的画要在5000万美金以上。搞艺术是很辛苦的,这叫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大凡艺术家都是一个创作者而不是一个享受者。这对于你们来说,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有充分的毅力、还要有这个决心。一个人,如果一生能活100年,有多少天?有36500天,然后象你们已经活了有5000多天了吧,然而,这里又有而一半以上的时间在睡觉,所以算出来的结果是“ 只有1万多天” ,想想确实很可怕。象我这个年龄是天天在想这个事情,在数日子,因为这是一种经验。在很青春的时期可能幻想比较多,玩性也比较大。我记得当时我们班的学生都比较用功,大家放学的时候搞卫生,扫完地后锁教室门,常常故意把一扇窗子开着,半夜的时候从窗子里爬进去,完成自己白天未完成的素描。我在5岁的时候就瞒者家人偷偷地跑出去写生。所以凡是努力过的人,在社会上多少会有点成就。我看在座的都前途光明。
我们从今天开始会经常见面,我希望用一种非常活泼的方式来探讨、来交流、来研究,因为我的主张是:“ 艺术是平等的,艺术是靠经验传承的,艺术不是靠说话的,你靠说教是说不出艺术家的” 。艺术一定要通过经验的传承,要靠在实践中苦练,你才能够练出一个艺术家来。两代人的交流,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要有绝对畅通的渠道、绝对通畅的沟通,这样的关系才比较好。如果是我在这里哇哩哇啦讲了一大堆,即使你们在底下洗耳恭听,这也没有用,回去还是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所以我是主张用更好的方式,这也是我自己的经验所得。我们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条件可能大不如现在,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没有现在和谐。现在毕竟还是在比较民主的时代。象以前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徐悲鸿当时是我们的院长,一年里,来我们教室里二、三次就完了,一句话也没有的。有时画素描画得不太好,把石膏像画得污七八黑,老师也很生气。
我现在的教学是“ 婆婆妈妈、苦口婆心、说三道四” 的,学生还是听不进去,老师以为学生不争气,学生以为老师太苛求,社会觉得这是“ 代沟” 。我在台艺大教学时也有这样的情况,上课时学生吵得要命,要老师示范画画,当老师起劲地画着时,差不多半个小时就会有男生出去抽烟、女生出去说闲话,或者溜出去打电脑什么的。所以说,还是那句话:“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
好了,我们看看有什么问题?
 
[问题1]学生问:
庞老师您好,请问你喜欢常熟吗?如果喜欢的话,喜欢常熟哪里?我现在正在搞油画毕业创作,我对此很困扰,好想画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旁边有我家的小猫抬头在看我画画,这是不是一张很复杂的画?可我很想画好它,但好像我的能力有限,请庞老师给点意见,或者在内容上可以建议,毕业画什么内容?庞老师,我好喜欢画画,真想成为您一样的大师。我很崇拜您,我经常在您的故居看看,刚才听了您的介绍,要成为您一样的大师,我必须10年不停笔。我本人是学设计的,还是会跟着老师画。所以10月份我跟着老师还有文化馆的同学去了浙江写生,把我的设计课给耽误了,我知道这是不对的。庞老师,我能要您的作品吗?
庞老师答:
首先,刚才老师也介绍了我是常熟人,虽然我没有在这里长大。我很肯定地告诉大家,你们生活在常熟这个地方是非常幸福的。我很喜欢常熟,如果长年在这里生活,对艺术有很大的帮助。就是说可以画画的每个景点实在是太多了,比方说我在兴福寺喝茶,就在空心潭画了有4幅到5幅,从大门到里头,转一下头就是一个景色。在方塔,大小不同的我画了有4幅,前天还去画了一幅。在台湾居住我就有太多的苦恼,刚才我说我所生活的学校环境是喧嚣的大城市,到处都是房子、高楼、高楼、房子。所以生活在常熟这样的环境里头,对搞艺术的人是非常需要的。如果你们想成为很好的艺术家的话,就不要抄照片,你一定要通过写生来作画。这里有很深的道理,你们需要不断地写生,这里我给你们一点功课,在寒暑假里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去画200幅油画作品,不要太大,是小油画,几个大色块。方法是用大笔画小画,用宽大的笔去画小画,这样就是强迫你不去画细致的东西。而是一开始去观察大的色彩关系。通常初学者是很容易只观察细致的东西,被细小的东西所支配。
创作的问题比较复杂,这位同学你很可爱,你有这样的题材,你就一定会有体会。但是熟悉的生活不能形成画面,这又是一个问题。所以,就你现在所想象、所描述、所要创作的画面,好象有好几个主题在里面。第一个,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表现温馨的大家庭。吃饭就是一个主题,从造型上来说,有的在盛饭,有的端个碗,有的在喝汤,有的在夹菜。这动作该有多少?你又在旁边画画,这是第二个主题。旁边有小猫咪在抬头看你画画,其实你就以这作为一个小小的情节,这作为一幅名画都可以。何必还要一家人吃饭呢?你自己给自己找了太多的难题。你必须改变自己,自己脑筋里考虑过的画面究竟什么东西对你最熟悉?这是你千万要注意的一个问题。你如果想画风景,当然也是非常之好。我觉得不一定画人物就是创作,画风景就不是创作。画风景的时候,你应该考虑它的重点在哪里?因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绘画是以山水画为主的,自古以来都是山水画,当然花鸟画、人物画也算是一部分。在西画里头,花鸟是静物画,风景是风景画。风景画在中国文化里头,那风景是绝对传神的一个手段,在唐诗宋词里,应该发现每一首诗讲的都是一幅风景,而且其中有“ 悲欢离合” 、有“ 阴晴圆缺” 的意境,所以说画风景的时候你需要画出意境来,这是很重要的。这个东西还是需要你自己去衡量,在做毕业创作的时候,你要和老师多沟通沟通,看看老师能给你什么样的意见。我因为没有看到你的画面,也没有看到你的小构图或是草图,所以我现在也无法详细跟你讲这件事情。从你刚才所说的来看,我发现你非常喜欢画画,我还是要劝你在学习之余,多利用一些时间、多画一些写生。但是你最好不要画太大的主题,比方说你画一两棵树、画一个房子、画一条小街都会很好。凡高有个作品也只是画了张椅子,东西不一定很多、内容不一定很丰富。但是在画家眼睛里看到的东西会很丰富。一个画家的眼睛里头看到的是艺术的延续。而不一定是它的内容。你们可以考虑一下,艺术的表现、它的意义在什么地方?我们过去是比较过分的强调内容,我也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在北京工作6年,在画院里画现代画,有的作品跟生活不是很紧密,会觉得很勉强。但是作品不能沉默。所以说,你当前要多做一些写生的东西,这个会很重要。你想得到我的一幅画,以我看,你还是先去找到我的画册,那里有我许多的画。
 
[问题2]学生问:
庞老师,为适应经济发展,在城市建设中很多老的建筑和景点都被拆除了,对我们写生和取景带来了不便,对此您抱有怎样的态度?
庞老师答:
我的态度对此是非常非常之遗憾。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社会要发展、要前进、要更新。我觉得常熟这个地方真的是非常有文化传统的古城。可惜现在高楼大厦林立,比方说我的家吧,家在琴川第一弦,琴川有七个弦,就像古琴一样,你看多有诗意呀!我到七弦去,现在七弦只剩下三弦了,那四弦当然不是现在搞丢的,现在政府还不错。今年我在三步两条桥那地方又画了一张画,就是走三步就有两座桥,现在老桥也不见了。什么四丈湾、风乐桥等等。有些问题是,常熟确实有好些老的房子、老的街道,但是住在里面的人,感觉不是太好:光线不好、房子漏水、没有客厅、起居室没有卫生间,这种房子应该大大的修缮,关键是怎么样来修缮,老百姓是现实的,是不管你历史的。但是绝对不能够一拆了之。
我相信政府在注重这个问题,所以会有所保留。我的画画,一边是在创作、一边是在品味、一边是在思考。结果出来的画面是对很有历史文化的古镇的很有感情的自然流露。事实上,在写生中我看到一个小小的房子很漂亮,很有江南特色,走近一看,结果是公共厕所。因为政府在对政府自己管辖的范围内,注意注入这些特色元素。
有一些东西,你写生的时候需要看作画面的一个色块,这对你的画面会很有帮助。画画要有那么完美的景色摆在你面前是不可能的事,全世界都不可能,你要有所取舍。我到法国去,也频频地去寻找凡高画画的景点,但是你会发觉,这现实和你想象中的全都不同。
 
[问题3]学生问:
庞老师,在画国画的时候,为了表现出浓墨、中墨、淡墨的效果时,我都是控制不了水的把握度,那您在画油画的山水时,怎么做呢?
庞老师答:
这个问题是你提得很好,因为水墨画和油画是两种不同的载体。水墨画是要靠水的,靠水、墨和宣纸本身的色彩来调节浓淡、来解决问题的。而油画需要调色,不管是深的浅的,你调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我自己的体会是,我们画油画的时候,要有两点,第一点就是说我们还是要很重视,实实在在地去学习西方的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我比较主张从印象派开始学习,因为印象派以前是古典画法,而古典画法是透明画法。很费功,材料和用法都不一样,但是运用的颜色很丰富,和自然结合在一起。所以这里面有很多技巧是可以学习的。你要是学油画,当你还是学生的时候,你要去做意大利人或法国人,为什么呢?因为油画的那个传统在那边。当你是要做画家的时候,你是创作者的时候,你要做回中国人,因为你没有中国文化的精神和背景的时候,你是不可能成为艺术家的。你是只能在用油画的技巧去招摇撞骗,你去表现一些什么人物也好,什么风景也好,还是绝对的不行。因为你没有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识去创造新的表现的形式,这两者怎么结合呢?我个人的解决办法是,首先要看自己的理解,我是不画国画,我也没有去练书法,在这方面我没有基础,后来我慢慢去学习去欣赏去研究这个水墨画,我觉得非常喜欢石涛、八大山人、齐白石这些画家的作品,感觉它们有一种灵气,在运用笔法上面、在笔墨功底上面很深厚、很奔放,就是写意的方式。可是油画的技巧是叠的,一笔一笔叠出来的,要写意是不太容易的,在油画里头最写意是通常是樊蒂思,他是国画法,这个问题是靠中国人来做。我画得油画是不改的,是一气呵成的,画完就算完成了。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仔细看我的画是叠叠的,所以不太会娈。至少,用这样一个快速的办法,这是个肯定的画法,必须在一个画布上一次画完。
 
[问题3]学生问:
庞老师,我看了您的绘画,风格与吴冠中有些相似,您能谈谈其中的区别吗?
庞老师答:
吴冠中也算是我的长辈和朋友吧,吴冠中先生现在是非常出名,他是首屈一指的画家,他的绘画在绘画史上有地位,在市场上也是所价之贵,是受到国内外肯定的,是相当有影响力的。早年他从法国回来的时候,他是第一代画家。他在法国学的是抽象艺术,立体派,徐悲鸿对他不是很满意。开始在美术学院教学、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水彩。大约在1955年吧,听说有个老师在画画,我当时的感觉是他画得很滑很流畅,画完以后有英国水彩画的感觉。后来他就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到了我父亲所在的学校,就是现在又并到清华大学里面去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我记得在建国10周年的时候,就是1959年,我第一次作品是工笔画,作品送到西藏, 吴冠中的一幅作品是背海,后面是三棵树,画得非常好。褐色的咖啡色的暖调子的树,画得很有灵气。我问父亲他画得好不好?我父亲说好。我也是觉得很好。后来他画了一些黄土高原的干树枝,画得很有趣味。吴冠中的特点是画画很有趣味,然后很巧,基本上属于冷灰调子。这一点我跟他有点相似,在对待风景的态度上,我也画灰调子,但是我的灰调子和他不太一样,我的灰调子变化比较大。我是画大风景,总而言之,吴冠中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艺术家。其实我不是他的学生,我想我们的共同点是多少都带点灰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