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学术活动讲座:艺术救国背景下的庞薰琹艺术思想与创作

讲座:艺术救国背景下的庞薰琹艺术思想与创作

2008-04-15 02:47:00来源:庞薰琹美术馆点击:4938
活动时间:2008-4-15
活动地点: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摘要:庞薰琹艺术思想与创作风格的演变是和他的艺术理想和追求紧密相关的,这一条主线就是庞薰琹的艺术救国思想。其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艺术救国,为了发展生产,增强国力。他的艺术活动符合中国艺术发展方向,起到了引领中国艺术与设计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艺术救国  庞薰琹  艺术思想  创作风格
 
一、“ 美术革命” 与“ 美术留学”
 
19世纪末期,古老的中国正向现代形态的社会转换,民族危难激起了有识之士的忧愤和民众的抗争,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过程中,国人同时感到了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
“ 美术革命” 的最早倡导者是近代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领袖及思想家的康有为。康有为游历欧洲,尽观欧洲古画,认为中国画疏浅失真,远不如油画逼真,这不仅关系中国文明的进步,而且改进画法也与振兴工商业有内在联系。康有为变革中国画的主张概括起来有两方面:其一:以古为参照,主张“ 以复古为更新” 。 其二:以欧洲古典写实为参照,主张吸取西画写实之法,“ 合中西而成大家” ,“ 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 [1] 。1918年12月15日 吕澂致函《新青年》提出“ 美术革命” [2]。作为美学家及艺术史家的吕澂,其美术革命思想是较全面、系统而富有启发性的。虽然吕澂以批评当时中国美术的种种弊端为起点,但是他的美术革命思想却是富有远见的。陈独秀的观点具有唯物论的因素,他把现实主义的思想方法用之于文学美术时,表现为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并把写实主义作为发展中国画的方法,由重理想到重现实,“ 召唤一个在宋元以后中国艺术中失去了的入世精神”  。 [3]而“ 美术革命” 中“ 革王画的命” 就是其中反对旧艺术的一个环节。 他们提出的中国画变革与发展、创新的问题,在美术界引起了震荡。美术革命主要涉及国画问题,因而美术革命在20年代至40年代演化为“ 国画革命” 或“ 艺术革命” 。
 
在1910年以前,最早留学国外的是李铁夫、李毅士、李叔同、冯钢百。1910年以后,美术留学成为潮流。1887— — 1937年间有200多人[4]。在这些人中,大部分为家境比较富有者,或为官宦世家,或为富商大贾,或为书香世家,一般都在小时候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从这一方面来说,庞薰琹的祖父庞鸿文、庞鸿书去世后,庞家日益衰败,但是,其从小受到的教育和熏陶以及家庭的支持,所以,庞薰琹具有普通人所没有的学习机会,这为他以后美术留学提供了重要的社会与家庭背景。
 
二、庞薰琹艺术思想的分期与创作风格
 
1、探索时期(1925-1930)
装饰艺术运动是一场国际性的设计运动,从1910年开始,一直发展到1935年,与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展,因此,受到现代主义运动的很大影响。其名称来自于1925年的巴黎国际现代化工业装饰艺术博览会。20世纪初期,艺术家和设计师不再回避机械形式,开始对金属玻璃等材料发生兴趣,装饰动机也越来越强烈,逐渐产生了主张机械化的装饰审美,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也逐渐摆脱权贵设计而走向民主。庞薰琹刚到巴黎时,恰逢十二年一届的博览会举行,第一次感受到了色彩和装饰艺术的魅力,无论是室内家具、地毯、窗帘,还是机器陈列馆及其他陈设,都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认识到,原来美术不只是画几幅画,生活中无处不需要美。” [5]他感到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风格正在影响到时代艺术风格的变化,对建筑和工艺美术产生了兴趣。1928年,他到德国考察了包豪斯,深受包豪斯融建筑、雕塑、绘画为一体的艺术思想的影响。这样的经历为他以后创作装饰绘画和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绘画上,西方艺术对庞薰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当时巴黎绘画流派众多,有保守派、现代派、立体派、野兽派、抽象派等,都对庞薰琹的绘画造成了一定影响。他非常佩服毕加索的探索精神,也确实受到了立体派毕加索、野兽派马蒂斯等画风的影响而尝试过现代前卫绘画。抽象派绘画的影响也是他曾经晚上闭上眼睛作画,以求达到意外的效果。留法画家常玉与庞薰琹交往很深,庞薰琹用毛笔画速写就是向常玉学习的,毛笔的线条能提高造型的品格和韵味,变化丰富也容易表现个性,从此庞薰琹开始融合中西绘画技法,并用于创作实践中。此外,音乐、舞蹈和诗歌对庞薰琹的绘画艺术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在可以看到的《西班牙舞》油画照片,以及后来的唐装仕女带舞系列线描,就是其对音乐、舞蹈较深理解的表现。
 


2、过渡时期(1930-1936)
1930年,回到上海,这时的庞薰琹还保留着巴黎艺术家的气派:黑丝绒的外衣,帽子斜在半边,双手经常插在裤袋里,长而蓬乱的头发,口上总是衔着烟斗,在卧室的墙壁上、门的角落、床铺的周围挂满了他的绘画。后回常熟。脱去西装,换上长袍,读线装书,用中国笔墨、传统画法画人物画。其间,主要还是画油画,继续探索如何表现“ 民族性” 与“ 装饰性” 的问题。秋天返回上海,参加“ 苔蒙画会” ,“ 苔蒙画会” 因涉嫌与日本共产党有关而被查封。不久,创立“ 大熊工商业美术社” ,画包装设计、画广告、书籍杂志的封面设计。1931年,成立决澜社,主张创造“ 色、线、形交错的世界” 、“ 纯造型的世界” ,反对绘画是“ 宗教文学的说明” ,主张不是“ 自然的模仿” 。这种艺术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相一致。决澜社是中国现代第一个前卫艺术团体,对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时期的风格没有一定的倾向,从平涂到线描,从写实到装饰,从变形到抽象,尝试各种画派的画法,使人感到浓厚的异国情调。倪贻德看到他的绘画后说:“ (他的)这种纯粹素描,是和作为油画底稿的素描不同的,和中国的淡墨画的意味差不多,只几根单纯的线条,寄托着作者的艺术心,所以它的价值不在所描写的什么上,而在于线条的纯美和形体的创造。” [6] 决澜社共举行过四次画展,此时期的创作仍以油画为主,明显带有西方现代派的风格,受毕加索、马蒂斯、德朗和莱杰的影响,注重形式的表现,运用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和绘画语言追求艺术创新。画面色调深沉,用笔洒脱,画面在体、面的分析和线的交错构成中,求怪诞的美感,求哲学的趣味。
 
 
纵贯庞薰琹先生的艺术人生,这段时期可以说是其艺术发展的过渡时期,在这段过渡时期中,庞薰琹尝试各种技法,以表现新时代的精神,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



3、成熟时期(1937-1940)
七七事变后,庞薰琹随北平艺专辗转迁徙。到昆明进入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工作,接触到了很多学术界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中国古代传统艺术。通过对传统艺术的研究,其艺术思想的境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认为绘画艺术不仅是表现自我,更应该和时代相结合,以民族命运休戚相关。他用厚的图画纸、中国画笔法,著中国色,绘制《中国图案集》四册,经过变形、设色、细勾、细描,均以工笔重彩画成。“ 他深信,工艺美术可以从中国古代的青铜、漆器、纺织和玉器等纹样中,创造出现代的风格。他将中国古代的渊博学识,于从巴黎获得的色彩感和现代意识相结合,以奠定其具有现代感,同时又源于中国的设计基础” 通过对云南、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调查,收集到大量的苗族艺术资料,成为创作《贵州山民图》的契机。此时期的绘画风格和以前有很大的改变,如《盛装》、《橘红时节》、《背篓》、《跳花》、《畅饮》等,无论是白描、淡彩、水彩,均趋向写实风格,画风改变,并带有浓厚的装饰性,已经具有成熟的思想和风格。苏立文评价说:“ 他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工作时,完全放弃国际化的画风,而独创出全新的绘画形式。他是用中国的媒材,同时结合对苗族生活、服饰和纹样的记录,以及受布拉克和莱杰所启发的深厚造型能力,再 注入个人的抒情诗意。这在当时,算是独一无二的了。” [7]尤其是在抗日救亡的历史背景之下,艺术救国的思想影响到每一个进步的艺术家,庞薰琹对传统艺术的研究正是进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深处,把自己所从事的艺术创作工作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相联系,极大地提升了其人格魅力和艺术思想的品位,也为其将来所从事的工作铺垫了一条高尚的道路。
 

 
4、创新时期(1941-1949)
《中国图案集》的绘制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活动的成果,标志着庞薰琹先生的艺术思想与创作活动已经成熟。西方的装饰艺术运动的理念这时在中国找到了一个结合点。而这个结合点正是庞薰琹早在1925年巴黎万国博览会是产生的想法在现实中的实现。可以说由此开辟了庞薰琹先生一生的艺术新道路。其艺术思想和创作也相应的进入了创新时期,其标志就是《工艺美术集》、《唐仕女》系列和《仕女带舞》系列的撰成与绘制。
 
 
《工艺美术集》内容包括殷周至唐代的工艺美术图案。其研究进入了传统艺术最深处,触及了中国文化的命脉,找到了现代设计艺术如何返回传统的路径,开始探索生命精神的真正意义,预示了未来的艺术必然回归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向,展示了现代绘画和现代设计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所蕴涵的无限空间与生机。在中国传统图案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充分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活泼、勇敢、热情、正直。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能够不屈不挠的长期坚持,正是因为在我们的血脉中还留存着这样的精神。
这本书也体现了庞薰琹先生的艺术救国与艺术创作思想这一崇高艺术境界的实现。艺术与生产相结合可以发挥更大的经济回报和艺术光辉。在当时全民族艰苦抗战的大背景下,工艺美术设计可以增加生产,产生物质效益,发展经济实力,这些无不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这不仅是西方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的产物,而且也是庞薰琹先生崇高艺术品格的表现。
在油画方面,其《庐山风景》系列,画风没有明显的转变,是战后写实主义的自然反映,以欧洲油画的构图、色彩层次,与中国绘画中的笔法意境相结合。中西绘画融合的课题一直是庞薰琹的先生探索的问题,从《庐山风景》系列油画可以看出,他的这种油画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水彩《橘红时节》是庞薰琹使用中西艺术合璧的作品,画面作了高度平面化和装饰化的表现,既写实又变形,把人物具象与装饰性的图案相结合,人物主观的感情清晰地呈现了出来,完全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在绘画方面也开始走向创新的时期。
 
 
向传统学习,而不拘泥于古人,以一种新的方法研究传统,而不照搬传统,庞薰琹研究传统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唐仕女》系列和《仕女带舞》系列作品中。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仅是为了保护传统文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古为今用、开拓创新。这些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表明了庞薰琹学术研究也经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也表现庞薰琹先生高尚的艺术思想境界和宽广的艺术视野。
 
三、艺术救国与庞薰琹艺术思想的演变
 
庞薰琹一生艺术研究的方向也多次改变,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最重要的因素还与他的爱国思想和艺术救国思想有关。
在上海读书时,震旦大学的比利时神父说:中国人是成不了大艺术家的。庞由此放弃学医,离开震旦大学,拜俄国人古敏斯基学画。不久,五卅运动时,因没穿西装,被英国兵打骂,想到国外去,不相信中国人是没有出息的,要为中国人争口气。这段时间,他想学习绘画,想当一位伟大的画家。虽然这时的庞薰琹还没有明确的“ 艺术救国” 思想,但是强烈的爱国思想是他以后艺术救国思想的基础。
当他1925年在巴黎参观博览会后,看到西方装饰艺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对艺术所产生的影响,认为艺术和工艺、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才是将来艺术发展的主流,并且也是发展生产、提高经济增长、增强国力的途径之一。经过几天的深入思考,决定进入巴黎高等装饰美术学院学习。但是这所装饰美术学院收日本人,却不收中国人。庞薰琹的爱国思想被沉重的打击了,于是萌生了建立一所中国装饰美术学院的理想,这种理想影响了他一生的艺术道路。1929年,庞薰琹参加了日本政府在巴黎举办的日本美术展览会,开幕式非常隆重,法国总统亲自剪彩,来宾还有许多国家的外交使节和各国著名的文艺界人士。展出的画家带着穿“ 和服” 的夫人出席,会场布置也表现出了日本人的风格及特色。看了展览后,大有弱国无外交之感慨,心潮起伏,一时竟无法平静,激发了他的强烈爱国思想。在巴黎的绘画主要是学习西方绘画,并开始探索中西绘画融合的问题。
回国后,庞薰琹在上海加入“ 苔蒙画会” ,后又经营工商美术社,提倡商业美术设计,与外国设计所竞争。成立工商美术社虽然是为了谋生,但是也可以看出庞薰琹的艺术与社会结合的思想。1932年他联合一批画家创建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现代前卫艺术团体— — “ 决澜社” ,其目的是为了引进西方现代绘画,振兴中国画坛。这时的庞薰琹表现出了明确的艺术救国思想。
抗日战争时期,庞薰琹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工作,研究方向改变了,开始系统、深刻地研究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探究绘画的“ 民族性” 、“ 装饰性” 等问题,并开始进行工艺美术的设计和研究。其艺术创作与实践活动与艺术救国思想融为了一体。
内战爆发之前,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邀请庞薰琹举家迁往美国,被庞拒绝。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机会,可是为了心中的理想— — 建立中国自己的工艺美术学院,为了实现艺术救国之梦,他寄希望于新中国的建立。
庞薰琹艺术思想与创作风格的演变是和他的艺术理想和追求紧密相关的,这一条主线就是庞薰琹的艺术救国思想,庞薰琹艺术的目的是为了艺术救国,为了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在西方,与新材料相配合的装饰艺术,主张机械化的装饰审美,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逐渐摆脱权贵设计而走向民主。要达到艺术救国的目的,中国的艺术发展道路就必须从西方的装饰艺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中吸取有益的成分,来指导中国的艺术发展。历史证明,尽管庞薰琹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在“ 文革” 前后时期受到了打击和压抑,但是其符合中国艺术发展走向的,起到了引领中国艺术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作用。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庞薰琹的事业是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的。
 

 
参考文献
 
[1] 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上海长兴书局,戊午二月(1918年)。
[2] 吕澂《美术革命》,《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1919年1月15日。
[3] 陈独秀《美术革命— — 答吕澂》,《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1919年1月15日。
[4] 时影《民国艺术》,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
[5] 庞薰琹《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6] 倪贻德《决澜社的一群》,《艺术赤子的求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7] 苏立文《回忆庞薰琹》,《决澜社与决澜后艺术现象》,台湾锦绣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