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学术活动谈长征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的艺术语言

谈长征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的艺术语言

2009-05-19 07:30:00来源:常熟美术馆点击:4612
活动时间:2009年5月19日
活动地点:常熟美术馆1、4、5号展厅
主讲人:章平(常熟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听课对象:常熟市艺术学校学生
(常熟美术馆根据录音整理)
 


大型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是沈尧伊根据著名军旅作家魏巍写于1987年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创作的,洋洋926幅,共分5集,历时6年创作完成,作品中出现的人物肖像计64个,是一部表现长征题材的艺术巨作。 
长征是20世纪人类文明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创举,长征所体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最为可歌可泣。为了生动地再现当年革命先烈不惜生命、牺牲自我、为心中的理想信念奉献一切的大无畏精神,整整六个年头,沈尧伊都沉浸在红军辉煌长征的情结之中,付出了世人难以想象的辛劳,他先后两次追寻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跋山涉水于雪山、草地、急流、峡谷之间,足迹绵延几千里,他用心去触摸、追寻、感受、体会当年红军的种种艰险、困苦、彷徨以及胜利的喜悦。他与编辑、脚本作者一起多次访问当年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深刻领会笔下人物的性格特点。他虔诚的创作精神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翻开《地球的红飘带》,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长征气息,令人深感震撼。其中“ 湘江之战” 、“ 遵义会议” 、“ 过雪山、草地” 等场景尤为感人。湘江边上,硝烟弥漫,水柱冲天,敌机低空扫射,血与火的惨烈触目惊心,呈现的是红军处于危机转折中百折不饶的革命精神;“ 遵义会议” ,沈尧伊充分运用各种绘画手段,使全景与个人特写自然融合,将毛泽东等一大批革命家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丰满亲切,读者仿佛能感觉到他们的呼吸和谈话;在红军过草地和雪山时,沈尧伊用匠心独具的构图处理,将红军在绝境中迸发出的大无畏精神完美地传达给了每一位读者,掩卷之余,感人肺腑。 
《地球的红飘带》将近有一千幅作品,在表现手法上,他把黑白版画、石版画、纸版画的形式融合在一起。有评论家是这样评价:“ 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出色地完成了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统一,历史真实感与美感的统一,画面的连续性与独立欣赏性的统一。”  
首先我们看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统一。传统上,连环画创作更多采用线描的形式,但是沈尧伊先生认为表现长征这个伟大题材,如采用线描形式会显得轻柔飘逸、力量感弱、缺乏厚重感和历史沧桑感。而木刻版画具有的革命性、战斗性、力量感、体积感、质量感更适合表现这个主题,黑白语言更能表达力量之美、悲壮之美,更能真实地表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伟大壮举和那种坚定的必胜的信念。借助自己实践多年的版画功力,沈尧伊将木刻、石版、铜版的艺术语言融为一体,在特殊处理的纸板上运用刮、刻、画等多种技法来造型,因他熟练运用了这种技法而产生一些特殊的效果和肌理,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这种处理方式也是没有先例的。当然,如果近千幅的画作只有黑白二色,不免乏味,也会产生视觉疲劳,所以他用石版、铜版等可以表现丰富灰调子的手法补充了黑白木刻单调的局限性,最主要的还是艺术内容本身具有的丰富性而需要艺术语言的细致表现,比如阴霾的天空、湍急的水流、茂密的森林,高耸的雪山……因此,沈尧伊的作品严谨而生动,沉重而真切,朴素而真实,像历史纪实电影一般,耐人寻味。 
《地球的红飘带》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作者把所要描绘的生活形象归纳为各种明确的点、线、面。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红军军帽上的红星、领章,在绘画中就作为点的符号来表现,红军穿的军装,在画面上是面,在色彩的对比上是作为丰富的灰层次来处理的;还有山水、武器等是归纳为线来表现的。 
沈尧伊在创作过程中非常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不管是领袖、普通的战士还是反派角色,他突破以前表现政治题材概念化、表面化的形式,而去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东西,怎样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画面上展现出来,是他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在《地球的红飘带》的创作中,沈尧伊非常注重艺术表现性,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加强画面形式感。 
形式感主要是指样式、线条、空间、图地、构图、比例等等因素,通过这些因素的运用产生明暗、均衡、对称等静态形式美和引向、节奏、动势等动态形式美。形式感是对审美空间的表现,在版画里面,形式感就是明度的体现。黑白是主体,灰层次是丰富的中间体,黑白包含着物体的颜色、光照的效果、环境的反差。 
“ 图地” 关系在《地球的红飘带》的巧妙转换更是反映出作者具有的高超技巧和艺术修养,其中有白图黑地(黑包白)、黑图白地(白包黑)、白图白地黑轮廓、灰图白地、黑图灰地、黑图黑地白轮廓等等不同的尝试,变化多样,转换自如。我们来看这幅作品,图就是这个画面中的人物,山水天空则作为地。我们眯着眼睛看,图以黑白为主,后面的地是灰色调。 
而这一幅作品和刚才的倒置过来了,刚才那幅作品天空是白的,图像是黑的。而这幅作品中竹筏、人物作为图是白的,水作为地是黑的,是黑包白。竹筏其实是灰的,但画家把竹筏表现成为白的东西,这是绘画语言的转换。 
在语言转换上,第三幅作品是把刚才那两种手段融合在一起。比如在画面上他用了一个对角线划分,上半边水是黑的,人物是白的,是黑包白。但在画面的另外半边就反过来,地面处理成为白的,人物的下半部分包括竹筏采用了“ 黑” 的语言表达。这种空间的处理就是版画语言的特点,我们眯起眼睛看,处于黑的部位的不管是人物的脸部还是衣服更倾向于白,有一种光的感觉,而在这个画面的中间自然形成一种灰调的过渡,过渡到下半部分强烈的黑白对比。另外,竹筏在这个画面上画成深灰色,眯着眼睛看,它就是黑的。而在第二幅里是白的,这是艺术家得心应手的处理技巧。我们要学会如何欣赏一幅作品,要从艺术语言的角度去感悟。
《过雪山》这两张作品是很鲜明的黑白关系,借助雪山的白表现出人物的黑,通过作者主观对人物的处理表现出画面的丰富性。同样的人物表现,在一幅画面上可以采用多种的方法:近处的人物以黑和灰为主,在远处的人物则画得更简约,块面感更强,几乎就是一个大的图形,但是到最上端,人物又是白的了,一直在变化,形成自然的黑白过渡。 
对于一幅美术作品来说构图是起到主导作用的。构图一般采用对称、复合、拼接等手法。《地球的红飘带》与传统连环画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吸收了摄影甚至是电影镜头的构图,比如大特写或群像的画面,有节奏,有点、线、面的表现。 
由于主题所涵盖内容的丰富性,作者将画面逐渐由方构图过渡到全景式长构图,使内容更宽广地展开,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刺激我们的视知觉。在对每一幅作品的构图处理时,作者巧妙构思,大胆剪裁,设计主体与背景、整体与局部、拼合与分割、对称与变化等视觉要素的关系。 
连环画要避免在同一个场景出现同一个构图,就是说既要有连贯性,但又要有变化。如果上一幅画以静为主的话,那下一幅就是动静结合,如图148中左半边的人物静静地听,右半边的人物在强烈表达,然后再过渡到下一幅,又是一副静态的图像,这样动静结合、构图转换是连环画着重研究的。 
在所有作品中《飞夺泸定桥》是画家着重刻画的一个重点段落。“ 飞夺泸定桥” 这个事件在红军长征的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画家在这一部分的情节表现上非常详细、用功、着重地刻画。点、线、面也在这幅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宽宽的粗粗的锁链在画面中成为了一种心理引导。画面的每一个情节都在变化,这幅画构图和其他三幅完全不一样,就像在桥底下仰视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这个构图是典型的俯视,既符合题材的需要同时也是符合具体环境场景的需要,采用这个视角让画面的场景显得宏大有气魄。 
为了避免画面的重复产生视觉疲劳,画面的构图一定要变化。这一幅是把画面推到远处,人物相对成为剪影一般的表现。这一幅画面则以更多丰富的灰调来表现人物在树林中休息的场景。在连环画中有大量特写的描绘,也有不少宏大的场景。为了表现动势的感觉,沈尧伊先生大量采用S型的构图,产生一种迂回曲直的丰富性。 
有的连环画把图作为文字的一种直接表现,文字说什么,画面上就表现什么,比如文字上说画中的人物在发言,那画家也许可以画出人物张着嘴在说话。但沈尧伊先生不是这样,他的文字是画的一种过渡,看完文字我们再去看这幅画,画中没有直接表现说话的情节,而是表现人物在倾听别人的话语,这个倾听的表情中包含了很多想法。 
沈尧伊先生的《地球的红飘带》是上世纪改革开放后、80年代中期产生的作品。改革开放之前在某种意识形态的控制下,艺术创作往往会把反面人物脸谱化,正面人物高大化。如何把这种概念性的东西舍弃,恢复生活本来面目是画家首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来看《毛泽东和他的家人在一起》这组作品。可以比较一下,同样是表现伟大领袖,在其它画面里更多体现出毛泽东作为一个政治人物的强势、理性、坚定和力量。而在这几幅作品中反应的是人物作为丈夫和父亲的温情一面。所以在这一组画面中线条不是那么强硬,而是用曲线表现出一种温柔的感觉。 
再来看画面的动态处理。在这个画面上(图276,图277)是马群疾驰而来,画家可以用正面直接面对观众的角度来呈现,也可以用背影向远处跑去的角度,但沈尧伊先生用了长卷式左右横向的视角来表现飞驰的感觉,这正是作者为了表现画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激动澎湃。我们看作品时可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假如换了我,我该怎么来表现?这幅画中主要人物毛泽东还有他的马是白的,后面警卫员则用黑的、灰的元素处理,从整体看,黑白灰在画面上很鲜明,同时分清了主次关系,通过平面让我们感受到空间的存在。 
这一幅作品很清晰地反应出作者对于工具、材料选择的独道之处。雨的表现全部采用刮的手法,其中也有变化,雨丝线条拉得很轻,相对来说是长线条,蓑衣刮得重,线条短。 
如果刚才那幅作品表现空间不是很鲜明的话,那么这一幅采用了透视法的近大远小,充分运用视角来表现画面。对比两幅画中水面上的竹筏,第一幅相对来说是比较完整的,而第二幅,画家好像用摄像机将镜头拉近,把人物放大,突出了主体人物在画中的作用。 
再看这两幅群像作品。对于人物塑造和人物表现,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偏好,比如有的画家喜欢把人物稍稍变形一下,我发现沈尧伊先生的作品就是如此,所有的人物都有点拉长的感觉。《地球的红飘带》开始是以方构图为主,后来采用了宽银幕长卷式,为了不让整体画面显得低矮和压抑,通过稍稍地拉长人物来完善画面。 
刚才在楼下展厅我们着重谈了“ 图地” 关系与构图、画面处理技巧等,在这个展厅的作品,我想谈谈空间、视角、对比的艺术表达。 
在空间的表现上,既有明暗关系、焦点透视的三维空间,也有非透视纵深感的无序空间,还有装饰效果的二维半平面空间。 
比如说这一幅作品,不一定有明确的透视表达,好像是具备了近中远三个层次,但严格地说,这幅画是二维半的空间表现语言。 
这幅作品也是充分体现了线条之美,它是具体内容和语言表现完美统一的代表作,我们既可以把它作为连环画中的一部分,也可以将它看成独立的一幅作品来欣赏。 
这幅就是典型的没有透视纵深感的无序空间表达。这一组人物其实是站在具体的空间中,但画家把其他的场景全部舍去,以简化繁充分表现人物,通过人物穿插、重叠,交代出空间的关系,人物的节奏表现也是很经典的。 
作者还采用多种视角表现内容,从仰视、俯视、平视多个角度进行切换,有全景大场面的铺呈,如很多战斗场面、草地雪山等,观众可以从旁观者的视角观览全景,引人入境;也有特写的刻画,拉近距离直逼观者,有如身临其境。 
这一幅作品采用的是低平视角,画家的视线就像电影镜头一样,是蹲下来看着这名躺在草地上的战士。在线条的表现上更随意,长短有变化,甚至有些抽象绘画的手法。他采用这样无序的表现正是体现出主人公在荒野中的不安情绪。 
创作中通过对比手法可以加强艺术表现力。对比手法在《地球的红飘带》中具体运用在:1、光的对比,产生明暗与黑白效果;2、态的对比,产生动静、虚实、松紧效果;3、体的对比,突出面积、质感、粗细、大小、轻重的不同效果;4、式的对比,产生繁简、方圆、曲直等效果。
在这幅作品中,大小、曲直、黑白、疏密、粗细、繁简、横竖的对比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果说那两幅作品画面以线条表现为主的话,那么这一幅可以理解成块面的表现,每个画面还是有着不同的处理。 
这个作品是沈尧伊先生特别指出的,构图直接来自于写生。速写凝聚了生活的感受,表现出来的是鲜活的,作为创作的素材,形象的参考,通常要进行再加工。沈尧伊先生根据具体要求直接将速写用于创作之中,使画面充满了生活的真情实感。 
一幅好的作品,是在画面中很自然的采用多种语言来表现它的丰富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地球的红飘带》的每幅作品都很讲究黑白的转换,也可以看出这些作品是真实地从生活中创作出来,所谓真实就是用作品的图像和文字来再现60年前红军的长征,作家用文字语言来表现长征,那么画家应该运用形象语言来表现,怎么样来表现长征的真实性?画家是重走长征路去写生、去体会,然后通过艺术再现那些重要的历史画面。作者利用有限的图像资料来为创作服务,比如在长征中毛泽东的相片记录很少,因此他采用了不同时期的照片作为参考,抓住他主要的特征。我们知道毛泽东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诗人,那作者如何表现的呢?一个是他的发型,一个知识分子的发型,还有就是他穿衣的特点,诗人比较感性的,外化一点。而周恩来是比较理性的,所以他在塑造周恩来的时候更着重他理性的部分,将形象气质和形式感融合在一起。 
一个画家创作和拍一部电影不一样,电影有一个团队,是整体,而画家是个体,他表现大场景就更体现出个人的功力,这近千幅作品都是由速写和草图转换成作品,到后来就得心应手了,这就是创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