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学术活动傅庆徐绘画艺术研讨会

傅庆徐绘画艺术研讨会

2016-04-27 01:38:00来源:常熟美术馆点击:8545
时间:2016年4月20日
地点:常熟美术馆报告厅
主持人:夏淳(常熟美术馆党支部副书记、典藏研究部主任)
(常熟美术馆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稿)

 
夏淳(主持人、常熟美术馆副书记、典藏研究部主任):尊敬的傅庆徐先生,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傅庆徐先生多年来致力于钢笔素描速写的写生和创作,完成了一大批表现常熟本地及全国各地的优秀作品,展示了他对家乡以及美好生活的热爱。为了进一步宣传推广傅庆徐先生的艺术作品,探讨傅庆徐先生的从艺历程和艺术特色,今天我们在此举行“傅庆徐绘画艺术研讨会”。出席今天研讨会的嘉宾有傅庆徐先生的挚友、学生。他们都曾与他有过亲密地交往,对他的艺术也非常了解。今天各位嘉宾就将从各个方面探讨傅庆徐先生的从艺之路和作品特色。
 
钱伟民(原常熟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书记):今天非常高兴参加这个研讨会,我们祝贺傅老师!我下面简单讲几点。
首先讲一下我跟傅老师的认识。我和傅老师的第一次接触还是在我们都是业余美术爱好者的时候。七十年代初,我们参加常熟县文化馆举办的一个讲座,当时请了国内的著名版画家陆地,我在这次讲座上看到傅老师,他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当时他还是刚刚转业到常熟不久,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军服,戴了一个军帽,既有文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气质,我看后印象就永远不能磨灭了。
之后因为我出去读书,之后又被分配到无锡去教书,和傅老师的接触就比较少了。回到常熟以后,接触的机会也不多。知道当时工艺职大已经成立后,有的时候我也会去学校转转,但跟傅老师本人见面的机会很少。我讲个关于傅老师治学的故事。那时工艺职大学生的管理抓得很严,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我和李正在假日里到红旗桥那边画广告牌,李正画着画着突然躲起来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傅老师来了,傅老师来了。傅老师当时住在陈家市,这是他的必经之路。因为当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人们的思想还没完全开放,在那时看来,我们假日出去画广告牌还不是很提倡的事情。所以傅老师给我的第二个印象就是他在学校管理方面很严,当然这只是个小插曲。
后来我调到苏州师专,跟常熟职大合并后,成立工艺美术系,因为原来苏州师专没有美术班,我就过去当老师了。那个时候开始就是第三件事情,庞馆的筹建。庞馆在元和校区旁边已经建好了,但需要布置。毛主任叫我们系里的三个小青年全力以赴协助傅老师和中央工艺美院来的一些人一起布置,我当时在学校宣传部还有点事情,所以我只投入了一部分精力。傅老师在我们初次开会的时候拿出来一张表格,上面对每一项工程都有具体的时间表,哪个人负责,哪几个人配合,都写得清清楚楚,做完了就打个勾,一直到这件事全部完成。所以这一次捐赠的时候我就问傅老师那个表格还在不在,因为这个表格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要拍下照片,留作纪念。那时从庞馆的北边上去有个庞薰琹的大幅照片,旁边的前言是我作的。汤志明局长分管这个事情,他觉得用手写不行。但当时的技术手段不像现在这样,他交给我这个任务后,我就采用了当时常熟还没有出现过的照相植字。当时常熟报社有个照相植字机,我叫他们把这段文字打成底片,然后我在暗房里先一幅一幅地放成24寸,再拼接起来裱在板上。他们看了以后很满意,既有气派又非常有现代感,这是第三件事情。
之后我跟傅老师的接触就比较多了,他一共出了四本画册,前两本我和他接触还不多,所以我没有参与。后两本我都参与了,和傅老师一起出谋划策,傅老师一幅一幅都精心挑选,特别是最后一本,因为我也退休了,有更充裕的时间配合他策划到最后出版。当时也有一个故事。有个印度外教到我们学校来,刚好那时候傅老师的钢笔画在我们学校展出,那对印度画家夫妻看了之后对傅老师的画非常感兴趣,说要赞助傅老师出画册。但我觉得这件事比较悬,一分钱不要就帮你出版画册,是不大可能的。傅老师很认真、很老实,跟他签协议,结果过了一段时间果然有问题了。后来傅老师干脆自己来出,傅老师的夫人也提了很好的建议,让他每一幅画都配常熟古人的诗。配诗听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事情很多,要考证年代和文字的意思,工作量非常大。傅老师一丝不苟,用他夫人的话说就是一天到晚在屋子里研究,吃饭才出来,这个态度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最后是这一次向常熟美术馆捐画,傅老师花好长时间整理了三大盒请我去鉴证,傅老师爱人说傅老师像嫁女儿一样,选的都是红颜色的盒子,分门别类,归得整整齐齐,上面都写好件数,还有个清单,写得非常详细。他把这些非常珍贵的画、他自己非常看重的画,毫不犹豫地捐赠给常熟美术馆,让我很感动。
最后我概括一下,我们系里的人都知道傅老师有两个情结,一个是画画的情结,另一个是王杰情结。刚才发言的时候也都讲到了,这两个情结一直陪伴着他直到现在。王杰情结这里我就不展开了。改革开放以后,什么东西都可以戏说,把英雄王杰也戏说,把雷锋也戏说,傅老师很愤怒。他把各种报纸上的戏说都写下来、记下来,跟报社媒体联络,但一直得不到重视。但是傅老师不罢休,锲而不舍。最后,解放军报去年用半版多发表了拨乱反正,傅老师很兴奋,把它复印了给我看,我说:傅老师,您的王杰情结现在得到了纠正,终于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第二个情结是画画情结,今天向美术馆的捐赠并不代表他画画生涯的完结,他还会继续下去。 
最后,我希望傅老师在以后的日子里还会画更多我们家乡常熟的钢笔画,在我们学校的校报上也好,在常熟市的市报上也好,希望能够经常看到他的作品。

沈秋农(常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我是第二次参加傅老师的档案捐赠,第一次是在档案馆,他捐赠了他所保存的几十年的王杰的档案。他在部队里是王杰的战友,王杰牺牲以后,他就参与和主持了王杰的展览,保存了好多王杰的照片等,把它们带回家乡以后就捐给了我们档案馆,他说这些档案要有一个归宿。
当然刚才钱老师也说了前几年戏说英雄、戏说名人的现象很泛滥,对王杰也是这样。很多报纸,甚至是部队里也在戏说,以此来博取读者的眼球。傅老师看到以后真的是义愤填膺,非常愤怒。他以战友和当事人的身份,和他上级的战友、当年的首长进行了密切的联系,都记不清他电话打了多少。他整理了一份份的材料,到档案馆来跟我诉说这件事情。后来这件事情有了令人比较欣慰的结局。当时王杰家乡要办王杰展览的时候,傅老师陪着山东金乡宣传部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博物馆的负责展览和设计的同志到我们档案馆来,复制了这些档案去办这个展览。
在展览中间,傅老师又花了许多的心血,还出了一部王杰的传记。为了使这部传记能够真实地、真切地反映历史的原貌和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傅老师又耗费了许多心血,又是通电话又是写信,又是帮助审稿、改稿、纠错,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傅老师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
傅老师已经出了四本钢笔画作品集,我留下的印象就是钢笔画主要是通过线条的轻重、疏密来表现,即使色彩方面只是黑白灰,但他通过这一些来记录了生活,把家乡的山山水水,把他所热爱的家乡的情结、一些名胜古迹甚至生活状态,都真实地记录下来。我想这些作品都是有温度的,这个温度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生命的价值。
虽然傅老师已经八十周岁了,但是我不想称他为傅老,之所以想尊称他一声傅老师,就是希望他能够永远年轻,不仅是艺术生命的长青,而且是他的生命年龄永远保持青春。
祝贺今天活动仪式的成功。今天这个活动应该说是常熟文化建设的一次活动,尽管傅老师名头不是非常非常的大,级别也不是非常非常的高,但是他做的这件事情是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作为一个常熟人,作为一个热爱常熟文化的人,都应该记住这么一天,都应该记住这么一次活动,谢谢大家!

白小斌(常熟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副书记):各位老师,我作为一个门外汉,参加这样一个活动表示非常高兴。首先,热烈祝贺。今天傅老师准备得很隆重,我们参加会议的各位老师也能够亲临现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刚才我们老领导也说得很好,这是我们常熟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所以说我觉得这样的活动也举办得很好,热烈祝贺傅老师的研讨会能顺利开展。
第二,我想表示感谢。首先要感谢傅老对我们艺术学院的创办和建立过程付出的心血,在这里我要代表学院,感谢傅老为我们艺术学院的创立到现在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第二个要感谢的是傅老以及在座的各位老师,特别是我们学院的退休老教师对我们学院发展的关心,多次参与我们的活动,为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感谢你们为我们学院发挥余热,做出这样的贡献。第三个要感谢的是美术馆,美术馆跟我们是合作单位,搞了好多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一直接纳我们的学生来参观,包括举办傅老师这样的活动,我要感谢美术馆为我们学生的成才作出的很多贡献。
第三,我热情邀请朱局和各位老领导,像王总、李总这样的杰出校友多回学校看看。现在我们学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我们有学生一千多人,主要是服装和设计两个专业。另外,我们老师的规模也达到50多个人,副教授以上职称占到40%以上,今天所取得的这些成就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更多地希望大家今后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也欢迎大家到理工学院来做客,到艺术学院来坐坐,谢谢!

巫放(常熟理工学院退休教师):傅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个老师,我刚才听了他的发言,主要有几点我印象很深。一个是他的学画经历,他从小就画一些年画等,一开始画官帽,后来慢慢地画人物,他对画画自小热爱。后来他又喜爱上了苏联插画,我和他讲过你的画好像很眼熟,和我看过的一本普希金的人物画相类似,我想来想去就是以前我们看的苏联小说,他也说他确实是受到这个方面的影响。所以我觉得他的画比较能够考虑到中国传统和西洋艺术的结合。
实际上写生也是我们国画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画法。沈周的《东庄画册》就是描绘写生。我记得小时候在苏州园林里看到他们也都是画这些。所以我觉得他一系列的工作离不开我们的传统。西洋画往往是画满的,但是傅老师的画里有很多空的地方,拿国画来讲就是有一些留白。他的画使我想起了这和中国画里的勾勒法也是很相近的,所以我觉得他真的是融合了西方画法和中国画法的一些优点来进行自己的创造,非常不简单。
我们学校的回忆录里他也讲到了到北京白家庄去看望庞老的时候庞老跟他讲,如果你再晚来十分钟,我就跑到外面去写生了。后来庞老恢复名誉以后,带了两个学生到江南来写生,在写生的过程中,给我们学校里的师生作了一个讲座。我觉得他很尊重庞老,庞老给了他很深的印象,所以说我觉得傅老师真的很专业,但是又很具有创造力,这是值得我学习的。
傅老师在刚才讲话的过程中谈到捐赠的画作里面有很多的信件,这些都是很宝贵的资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庞老的夫人袁韵宜给他的四十几封信。他跟我讲起过这件事,我还开玩笑地和他讲这49封信就好像49个台阶,你可以把它写成一本书,把整个过程详细地写下来,这也是很有价值的。虽然说这是庞老前进的台阶,但也是傅老师不断前进的台阶,因为心是交流的,所以我觉得这一些非常珍贵。
刚才大家所讲的王杰的事情,他在我们的读书会上重点的谈了,大家讲过我就不讲了。他捐赠的都是钢笔画,钢笔画给我的印象就好像是用一个线条来描绘这个世界,不但描绘我们的常熟和中国的大好河山,而且还描绘到国外去,这一个线条真是了不得!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到校报上,写到你看他的画很静,但有的地方又有动态,是一种非常好的享受。在座的都是内行,我不敢班门弄斧,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他这一点很了不起。
他从1973年到工艺美术公司就要开始培训,先搞培训班然后是美术学校,后来要搞工艺美术职大,很注意培养下一代。我想,像他这样的钢笔画在我们常熟好像还不大多见,可能是我见识短浅,我看到的更多是国画、油画。钢笔画非常地“吃功夫”,那么这些是不是能够说明傅老师在我们常熟的美术界就是一朵奇葩,假如说没有我们傅老师,那么我们常熟在钢笔画这方面是否就有所缺陷呢?有了傅老师,我们常熟在这方面是不是就增添了美术的品种了呢?
现在也有培养学生画图的,小的时候有简笔画,到后来也有一些写生和石膏像的西洋画等等,我觉得如果说傅老师能在这方面加强一些对小孩子的培养,这不单单是对钢笔画的弘扬,而且对其他画种都是很有好处的,因为所有的画都离不了素描,中国画也离不了素描,西洋画更是如此,素描、透视,哪个可以离开?所以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培养方面给小孩子一些特定的指导,这样是不是对我们有一些好处。
今天的研讨会让我感触很深,刚才老钱讲得很对,这一次的捐赠不等于说他就停步了,因为这一次捐赠和他的八十大寿有关系,他在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庆贺自己的寿辰,很有意义、很别致。我希望他能够长画不懈,活到老画到老,越画越精彩!

周嘉祥(常熟理工学院退休教师):今天参加这个会我非常高兴,也很幸运,傅老师对常熟美术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一生奔跑辛劳,所以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精神。大家都非常明白,傅老师相当不容易,做事很认真踏实,对他的画来讲,那真是见画如见人,人品和画品都是一流的。
傅老师可以用两个字概括:真诚。这里面的“真”和“诚”是他作品里面所包含的重要内涵。傅老师的画是真正的艺术品,他的写生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是非常可贵的。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好多展览画面越画越大,当然我不反对画大画,但是傅老师的画精巧,容易走进百姓家。大画当然耐看,但是这种精巧的小品更耐看,更容易让人家欣赏、琢磨。所以我觉得他的绘画是达到一定的高峰的,我们知道画不管大与小,不管日期与年代,都不会过期。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傅老师的画,幅幅是精品,这让我很感动。每次看到傅老师的画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犹如小夜曲一般,可以看到很内在的东西,层次、笔触、明暗、分分秒秒都表现作者的用心。
但是有一个迷我解不了,统一又矛盾,那就是傅老师大半生都奔波在美术事业上,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与美术有关,和两位教授之间的交流都是为了美术教育。看他的画能够静得下来,一个动一个静,能看得出这个作者是多么地心细,所以我对傅老师的艺术作品非常地佩服,为人、为画,都是我应该好好学习的。
刚才也讲到,傅老师今年八十周年了,所以今天是有纪念意义的重大日子。当然对我来讲,我们是同事,我感到非常高兴也非常幸运,谢谢大家!

王萌萌(常熟理工学院退休教师):我春节去拜访了傅老师,我那次欣赏了他的这些钢笔画作品,更感受到他在绘画作品中扎实的写生功底和深沉的感情色彩,他借助这一具有独特美感的绘画形式,使表现手段成为了他情感的载体,他运用线条急速弛缓、疏密聚散、粗狂纤细的变化,看似随心所欲的笔触流动,却成为了他思想情感的展示,这一画种有限的表现形式包含了无限的文化内涵,他对每一幅画都进行过反复的推敲,有的在构图上既运用西方绘画的取景法,又和中国画的章法构图作了一个很好的结合,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构图形式。而最重要的是老师的作品中渗透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敬重,对前贤的敬仰,更是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充分体现了他真善美的内心世界。
生活中的傅老师办事执着,为人热情,温雅谦和但又富有个性。我在70年代末就有幸师从傅老师学习素描,后又继续在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学习,那个时候,老师为了办好教育,保证教学质量,为我们第一届大专班北上南下、全国各地去请老师,于是我们班的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基本上全部由浙江美院、中央美院和南京艺术学院派来最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为我们定期轮番授课。庞薰琹先生还特意为我们作了几次讲座,温肇桐先生是我们的专任的美术科史论课老师。傅老师这样的目的,是要让我们得到更好的教育,为我们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平时傅老师虽然对我们学生很和蔼、朴实,而且没有架子,但是对我们专业上的要求很高,尤其是他自己以身作则,他执着严谨的工作作风,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也同时在影响着我,使我们学习上也不敢怠慢,我们白天和晚上都要上课,傅老师经常鼓励并且组织我们参加省里的展览。有一次,我和同学的一幅科普作品在省美学举办的科普画展上获了奖,傅老师比谁都高兴,他把我们喜报贴到了工艺美术公司的楼道上,张榜公布,我们自己倒反而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傅老师除关心我们学习上的进步以外,在外出写生的安全方面也尤为重视,他考虑问题细致周全,并且责任感强。比如有一次毕业创作,有两到三个同学到苏州采风写生,因为就我一个女生,傅老师觉得不放心,就把我托付到一位他非常要好的好朋友、老战友家里,我在那里和那两位叔叔阿姨共同生活了半个月,因为是傅老师的嘱托,所以他们把我当成家人看待,每天晚上他们都会等着我写生回去一起吃完饭,他们才放心。我在那里自由自在地和他们生活了半个多月,一点也没有感到拘束,后来我跟他们也成了好朋友。
其实傅老师对学生的恩德又何止我一个,他对每一位学生都一视同仁,视同己出,只要他知道哪个学生有困难,一定会全力相助,有的同学家庭出现了矛盾,他会出面进行双方的沟通谈话,进行协调,力求帮他们解决家庭矛盾;有的学生生计出现了困难,他就想尽办法为那位学生安排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帮他解决困难,让他能够安心下来学习;每次外出写生,哪一位学生身体欠佳、哪一位学生乘车要晕车,他都会在出行之前仔细了解,认真梳理并记在记事本上,做到有备无患。
毕业留校后,傅老师又分别送几位学生进中央工艺美院和南京艺术学院进一步培养和深造,我也是其中一位,由温肇桐先生推荐,傅老师亲自送我到南京艺术学院拜师刘洁清先生学习工笔花鸟画,还带我拜访了多位学院的院系领导和老师,然后帮我把在南艺的生活和学习全部落实并安排妥当,反复叮咛后才放心回常熟。我经常想,傅老师对自己的子女可能也没有操过这么多的心,这样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像刘洁清先生这样的大家,在他身边学习,聆听教诲,使我得到了他的提携和指点,开拓了艺术事业,专业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傅老师既是我的老师,也当过我的领导。在傅老师身上体现出来对工作事业的执着,及自身品格修养和操守等方面,与今天知识界、教育界某些现状相比较而言,只能是一种扼腕的叹息,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这些学生在那个时代有幸碰到傅老师这样的老师,是我们的幸运和幸福,他对每一位学生都是甘当人梯,默默地奉献,但是从不求回报。几十年来,当我每次想起,总觉得对老师心存歉意,他为我们一次次创造提供了机会,这好比是助我幸运地拿到了在艺术教育工作中生存的一把钥匙。 
我借今天这个机会感谢傅老师,你是我的启蒙老师,而且永远是我的老师。

李正(傅庆徐学生):我是傅老师的第一批学生,属于开门学生。傅老师给我的感受就是他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我在他八年的训导之下,把他对人关心、对事业执着的这种精神一直运用到我自己的事业上,保留着傅老师执着的精神。
刚才大家也说了,傅老师对别人的关心,把别人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把美术界的事情当作自己一生的追求,包括王杰同志的事件,还有庞老的建馆和温老的善后等等一些事情,都能看出他对事业、对社会的一种热情、真诚的态度。牺牲了很多自己绘画的时间,在这方面为了美术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二方面就是他执着的事业精神,他把美术学当作他生命中最宝贵的事业,这是很不容易的。我和傅老师是1978年认识的。当时我们年纪小,什么也不懂,很调皮,我和傅老师也道歉说我们有许多事因为年纪轻也不懂,希望能够谅解。但是那个时候我们确实是看着他一步一步走过来,从金属工艺厂、工艺美术研究所一直到办校,其中许许多多事情,回想起来都很不容易。傅老师的绘画大家都能看到,确实是很精细。按照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说的,那就是“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就是专注和敬业。钢笔画大家都很清楚,它不像铅笔画一样画不准可以用橡皮擦掉,钢笔画一下笔就存在了,没有办法修改。你在一张白纸上要画一个东西,就必须要把构图、透视、效果等等在心里面有所斟酌,从这个基础上开始。其实这就是已经在心里面把画画好了,再在纸上表现出来,这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我离开学校后,和傅老师有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但是有一次我们见面以后,他就把作品特地送给我,因为以前在学校里傅老师画画不多,他主要负责办校,所以我们对他的画画没有太大了解,我只对他画过当兵的连环画还有点印象。直到后来他给我画册,我才发现傅老师真的很厉害,因为钢笔画确实是难画,我很有敬佩感。我作为傅老师的学生,一直把傅老师当作我的父亲一样。我们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去进修,傅老师也是亲自陪我们去的,而且给我们租了房子,安排了好多,我记得傅老师还请我们吃了烤鸭。
作为傅老师的学生,我肯定会把傅老师的精神一贯地坚持下去,把这个真正地放到我们的工作上去,在这里我向傅老师表示感谢,因为你培养了我们,我们会尽我们个人的努力,把你的精神发扬光大。

王怡(傅庆徐学生):大家好,今天参加傅老师的研讨会相当开心,傅老师是我所有老师中间最好的一位老师。
傅老师的特点,就“真诚”两个字。在他身上真诚是唯一的特征,不管是对艺术的追求,不管是对所有的朋友,所有的学生,他都是这个样子,所以我很钦佩他。
我是第三届学生,我在班上负责一些工作,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我开会向傅老师汇报,用了好多都是“大概”、“可能”等词汇,傅老师就跟我讲,不要说那些话,多少数字就是多少数字,没有大概,没有可能。所以现在我对自己企业里面的员工,也是灌输这种概念,我觉得这个是傅老师部队的严谨精神所塑造出来的,他传承给了我们。
其次,我觉得傅老师的钢笔画确实造诣很深。大家都知道,钢笔画是画黑留白,而且是在灰层次中间有非常微妙的东西,傅老师没有一丝修改,他就是画黑留白,留出来的黑、白、灰形成了这样一幅画面,从构图到最后出来的完美效果,他掌握得惟妙惟肖,非常精致。他的艺术高度已经到了非常极致的地步,就是这么一条线,把他的人生轨迹都完美地画出来了。
傅老师出两本画册的时候都是到我这边来,我陪着他挑选每一幅画,修改每一个字。傅老师跟我讲,他说:王怡啊,第二本册子是我人生中最好的一本。我说:傅老师你每接下去出一本,我都会支持你。
我们希望傅老师身体健康,在艺术道路上,我们中国、我们常熟都需要傅老师。

陶凤英(常熟花边文化遗产传承人):今天我非常高兴参加傅庆徐老师绘画作品的捐赠仪式和研讨会。实际上这个形式是傅老师人生当中的一个亮点,他这个亮点从三个方面取得的,一个是傅老师品德高尚,大家一提到傅老师这个人物,都觉得他很正派,很有事业心,非常出色。
第二个,他尽力办事。不管是在部队,不管是在工艺美术公司,不管是在办学校,不管是到庞老那里,他都是敬业得不得了。如果他没有这样的精神,我们好多事情可能没有办法这么完美。
第三,他在艺术上面的精益求精。他实际上没有正规的学校培养,从小喜欢绘画,最后他走了一条独特艺术风格的道路——钢笔画,填补了钢笔画在常熟的空白。
他钢笔画的来源不是临摹,而是创作。他的创作源于生活,他记录了家乡,记录了部队,记录了中国,记录了国外,我感到非常了不起,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和傅老师也是同事,我是站在工艺美术阵线上的,我也对他非常尊重。
我祝愿傅老师身体永远健康,青春常在,我和你是同龄人,大家一起快乐健康地走下去,谢谢!
毛延亨(常熟理工学院退休教师):我跟傅老师结缘32年,这个也是不解之缘呐!32年中间关系两个大事,第一个是办学,他是常熟工艺美术职工大学的创始人;第二个是他要搞绘画,画了很多钢笔画,接触的时间和空间很大。
他办学的时候也曾经听到过一句对他有不小的讽刺的话:当兵的人办什么美术教育!我知道这一句话对他的刺激是很大的,然而他在艺术的道路上面坚定地走下去,更增加了他的信心。我不能办学吗?我就能办!他的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办好了;当兵的不能画画吗?我就搞艺术,我就搞钢笔画!画到今天,一步一步,他画得很有成绩,很有成就,画到常熟人民都知道他,画到出了几本书,现在又把画捐给常熟美术馆,美术馆能收下他的画并收藏起来,这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今天在这儿要衷心地祝贺傅老师,您很光荣,为您高兴!
今天我们在座的还有与工艺美术职工大学有关的七个人,我们这些人都是从工艺美术职工大学走出来的,我想这也是我们常熟工艺美术职工大学的一个光荣。应该说常熟高等美术教育发展到今天,有那么多的成绩,傅庆徐先生功不可没,他做了艰苦卓绝的工作。
傅老师本来是搞艺术的,后来又去当兵,但是他就是想画画,他在省中读高中的时候,画画已经相当好了。就是那么一个时间段,没有让他继续地画下去,对他个人的艺术发展来说也确实是一段弯路,否则他可能是艺术学院里的高材生,画画也不单单只是用一支钢笔,他可能会画更多的有色彩的、更大件的创作。我认为凭他的艺术天分,凭他对艺术执着的追求这一点来说,没有进艺术学院也是一个损失。他对艺术有很深的追求和想法,他曾经跟我说起这个事情,他为自己设定了一条绘画道路,就是很简便地用钢笔和白纸就出去画。他选择了这样一个画种,他画出来了。既然选定了这样一个画种,他就孜孜不倦地、艰苦卓绝地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我确实很佩服傅老师对艺术的追求以及他个人的性格和办事的风格。他工作太细了,上次我和他写一本常熟工艺美术职工大学的历史,他有好多笔记本,细到哪一天,为哪一个事情,让某个老师去办,出去要吃一顿中饭,回来该怎么报销,买的什么东西,几角几分钱,都在那里记得清清楚楚,每个职工的工资都记得清清楚楚,他这些本子都留着。刚才诸位先生都看到他讲话的时候口袋里面藏着好几本本子,这种本子他很多,他很细心、很注重,他哪个时间要做什么他都会详细地记录,他的这几个本子真是他的法宝!他画画的时候他也是这样子,有个词是一丝不苟,他是一线不苟,某一根线条要表达什么感情,要画成什么形象,他都很深刻地探讨,画完之后还要请人提意见。
我往往是他的第二读者,他画了以后让我看,要我提意见,并且很耐心、很细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我也不怕难为情,有意见就讲,就跟他解释。他要出书的时候,和我一张张地讨论研究,每一张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要讨论,他不厌其烦地做这个工作。他为了要把这幅画画得最理想,书里面的每一幅都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不断反复地来探讨。这种精神,在搞艺术的人里面确实很少碰到,这是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第三,我要说的是他画的画很有味道。他作为常熟人乡情很重,常熟是个宝地,他和常熟的感情很深,所以他从常熟乡下偏僻的角落一直画到城里面,常熟的每个地方,都在他的笔上很好的表达出来。所以说通过他的钢笔画,把常熟的风貌、常熟的乡情记录了下来。现在美术馆收藏了他的这些画,从一定程度上保存了一些常熟面貌,而这样一个历史时期的面貌,在他的笔下留下来了,在这方面,他也是功不可没的。
下面我要讲一点文化问题,傅老师现在已经是八十出头的人了,他给自己的要求就是要搞绘画、要搞文化,他在退休之后很长的二十几年时间想的都是绘画。文化人很难做,文化人没有一个执着的追求,没有一个自己的想法,不把自己的特性反映出来,这个文化人就“文”不起来,而这在傅老师身上体现出来了。他现在把自己的精品奉献给常熟美术馆,他在文化上面一步一步做足了,所以他也是我很佩服的一个文化人。因为知道他这一次要把这些画整理出来送给美术馆后,我到他家里去了几次作商讨。他夫人跟我说,他废寝忘食,吃饭也要叫几次,关在小屋子里就是不出来。我开玩笑地说你在门上挂上“请勿打扰”,这样大家就互不干扰了吧。他为了把这些画选得很准、选得很好,又做了细致的工作。
今天我们能坐下来讨论傅老师的画、本子和书,具体的每一幅好在哪里,诸位都是行家,大家都有个人的体会,我觉得画得挺好。傅老师还要画下去,虽然现在他对他的画和自己都有了完满的交代,但是他还会画下去,我想我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傅老师更精彩的画!

夏淳(主持人、常熟美术馆副书记、典藏研究部主任):今天,听了各位嘉宾对傅庆徐先生的发言,以及我们在与傅庆徐先生的接触当中,感受到他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而他的作品又非常地贴近生活,非常地有感而发。当然,除了傅庆徐先生在绘画上的成就以外,我想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铭记,那就是傅庆徐先生对常熟美术事业做出的贡献。他在绘画创作的同时,参与创建了常熟工艺美术职工大学,为常熟培养了一大批的美术人才。这些人才直到今天,都是常熟美术事业的主力军。
对于傅庆徐先生及其绘画艺术,各位嘉宾都谈了很多自己的见解。有的从他的作品本身出发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从自己与傅庆徐先生的交往谈了他对艺术的态度,也有傅庆徐先生的学生,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出发,谈了自己的体会。虽然各位嘉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我想大家对傅庆徐先生作为一位画家,一位老师所取得的成绩都是极为肯定和赞赏的。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对傅庆徐先生及其艺术的探讨只能告一段落。我想,只要我们能够时刻欣赏到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那关于艺术家和他作品的讨论就不会终止。
最后,我再次代表常熟美术馆,感谢傅庆徐先生对常熟美术事业、常熟美术馆发展的大力支持,也感谢各位嘉宾能够光临美术馆参加我们的活动,谢谢大家!